About Me

My photo
Rotterdam, Netherlands

Monday, September 13, 2010

炖鸡tips

宰活鸡吃冻鸡
  我们都习惯去市场买活鸡,现场宰杀回家就炖汤,恨不能中间不耽搁分秒。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鲜鸡买回来后,应先放冰箱冷冻室冰冻3~4个小时再取出解冻炖汤。
  这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动物骤然被杀,体内会自然释放多种毒素,而且刚宰杀的热肉细菌繁殖迅速。
  冷冻既杀菌,也让肉从“僵直期”过渡“腐败期”到“成熟期”,这时的肉质最好,再来炖汤做菜明显香嫩。
  飞水—必需功课
  其实,不光是鸡,任何肉类炖汤前都应先将主料飞水—就是开水里煮一下。这不仅可以去掉生腥味,也是一次彻底清洁的过程,还能使成汤清亮不混浊,鲜香无异味,一试就灵。
  当然,飞水也是有学问的。若冷水放肉,肉由水的冷到开,经历了一个煮熟的过程,营养流失严重。最宜温水下锅,煮约7~8分钟,不盖盖并适时翻动。开水下锅也行,3~5分钟即可。
  还可以将宰好的鸡放在盐.胡椒和啤酒中浸1小时,再烹制时就没有这种异味了。
  从市场上买来的冻鸡,有些从冷库里带来的怪味,影响食用.在烧煮前先用姜汁浸3-5分钟,就能起到返鲜作用,怪味即除.
  下锅—水“生”火热
  炖汤则宜冷水下锅,让原料由水温的慢慢升高而充分释放营养与香味。
  与水同温下锅的原料更能熬出好味道,所以,一定要记住,飞完水后的原料要立即用冷水冲凉再入锅炖。  
  火候—猜大猜小
  炖鸡汤应先大火约10分钟烧开再转文火,开的程度应掌握在似开非开,因为砂锅有很好的保温功能,若等沸腾时再调小火,它的后继沸腾过程对汤品的“鲜”是一个损失。
  而且这10分钟里千万不要揭盖,“跑气”了的汤就没了原汁原味。
  放盐的学问
  对于炖汤来说,这还是个不小的问题。放盐的时间在某种意义上能主宰汤的口味。不管是有的人说下锅时就放盐,还是半熟时放,都不对。
  盐煮长了会与肉类发生化学反应,肉类里的蛋白质被锁定,汤味淡,肉也炖不烂。那么盐该何时放好呢?记住了,盐和别的调味品一定要在汤已炖好时放。
  放盐后转大火10分钟再停火,中途不揭盖,不光味道全进去了,而且汤味更浓。注意,放盐进去后不要搅拌,那会留下一股生盐味。
  很多人家里一炖鸡汤,就会香飘四溢,老远就让人闻到了鸡汤的香味,这是炖汤的大忌。
  所以这样的炖汤,是不理想的,因为鸡的香味都流失了。那么如何炖出一锅味道鲜美,齿颊留香的好鸡汤,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首先是器皿的选择。多数时候,在家里做鸡汤,器皿的选择往往被忽视。很多人以为随便选一个汤锅就可以了,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
  一般性的汤锅,或是铝制的,或是搪瓷的,也有考究一点的,会选用砂锅。这些器皿多是广口的,香味很容易飘出去,煲出来的烫就没有了一口浓香,建议选用窄口高身的瓦罐最好。
  不知道何为瓦罐的,可以参照广东馆子里煲汤的器皿。
  其次是,很多人在清洗鸡的时候,因为怕油腻,所以往往会把鸡油摘掉。实际上,鸡油对炖汤来说,大有好处。
  建议杜汤的时候,将鸡油放在汤中,这在烹饪中有“以油养汤”的说法。
  如果采用了上述的器皿,再用油来封住口,这样炖出来的汤就不会飘香四溢,而是把鸡香都留在了汤中。

Sunday, August 29, 2010

Does Your Language Shape How You Think?

Does Your Language Shape How You Think?


Horacio Salin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By GUY DEUTSCHER

Published: August 26, 2010

Seventy years ago, in 1940, a popular science magazine published a short article that set in motion one of the trendiest intellectual fads of the 20th century. At first glance, there seemed little about the article to augur its subsequent celebrity. Neither the title, “Science and Linguistics,” nor the magazine, M.I.T.’s Technology Review, was most people’s idea of glamour. And the author, a chemical engineer who worked for an insurance company and moonlighted as an anthropology lecturer at Yale University, was an unlikely candidate for international superstardom. And yet Benjamin Lee Whorf let loose an alluring idea about language’s power over the mind, and his stirring prose seduced a whole generation into believing that our mother tongue restricts what we are able to think.

In particular, Whorf announced,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 impose on their speakers a picture of reality that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ours, so their speakers would simply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some of our most basic concepts, like the flow of time o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objects (like “stone”) and actions (like “fall”). For decades, Whorf’s theory dazzled both academic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like. In his shadow, others made a whole range of imaginative claims about the supposed power of language, from the assertion that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 instill in their speakers an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Einstein’s concept of time as a fourth dimension to the theory that the nature of the Jewish relig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tense system of ancient Hebrew.

Eventually, Whorf’s theory crash-landed on hard facts and solid common sense, when it transpired that there had never actually been any evidence to support his fantastic claims. The reaction was so severe that for decades, an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mother tongue on our thoughts were relegated to the loony fringes of disrepute. But 70 years on, it is surely time to put the trauma of Whorf behind us. And in the last few years, new research has revealed that when we learn our mother tongue, we do after all acquire certain habits of thought that shape our experience in significant and often surprising ways.

Whorf, we now know, made many mistakes. The most serious one was to assume that our mother tongue constrains our minds and prevents us from being able to think certain thoughts.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his arguments was to claim that if a language has no word for a certain concept, then its speakers would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is concept. If a language has no future tense, for instance, its speakers would simply not be able to grasp our notion of future time. It seems barely comprehensible that this line of argument could ever have achieved such success, given that so much contrary evidence confronts you wherever you look. When you ask, in perfectly normal English, and in the present tense, “Are you coming tomorrow?” do you feel your grip on the notion of futurity slipping away? Do English speakers who have never heard the German word Schadenfreude fi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relishing someone else’s misfortune? Or think about it this way: If the inventory of ready-made words in your language determined which concepts you were able to understand, how would you ever learn anything new?

SINCE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any language forbids its speakers to think anything, we must look in an entirely different direction to discover how our mother tongue really does shape ou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Some 50 years ago, the renowned linguist Roman Jakobson pointed out a crucial fact about differences between languages in a pithy maxim: “Languages differ essentially in what they must convey and not in what they may convey.” This maxim offers us the key to unlocking the real force of the mother tongue: if different languages influence our minds in different ways, this is not because of what our language allows us to think but rather because of what it habitually obliges us to think about.

Consider this example. Suppose I say to you in English that “I spent yesterday evening with a neighbor.” You may well wonder whether my companion was male or female, but I have the right to tell you politely that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But if we were speaking French or German, I wouldn’t have the privilege to equivocate in this way, because I would be obliged by the grammar of language to choose between voisin or voisine; Nachbar or Nachbarin. These languages compel me to inform you about the sex of my companion whether or not I feel it is remotely your concern. This does not mean, of course, that English speakers are unabl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venings spent with male or female neighbors, but it does mean that they do not have to consider the sexes of neighbors, friends, teachers and a host of other persons each time they come up in a conversation, whereas speakers of some languages are obliged to do so.

On the other hand, English does oblige you to specify certain types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left to the context in other languages. If I want to tell you in English about a dinner with my neighbor, I may not have to mention the neighbor’s sex, but I do hav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timing of the event: I have to decide whether we dined, have been dining, are dining, will be dining and so on. Chinese, on the other hand, does not oblige its speakers to specify the exact time of the action in this way, because the same verb form can be used for past, present or future actions. Again,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Chinese are unable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time. But it does mean they are not obliged to think about timing whenever they describe an action.

When your language routinely obliges you to specify certain types of information, it forces you to be attentive to certain details in the world and to certain aspects of experience that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may not be required to think about all the time. And since such habits of speech are cultivated from the earliest age, it is only natural that they can settle into habits of mind that go beyond language itself, affecting your experiences, perceptions, associations, feelings, memories and orientation in the world.

BUT IS THERE any evidence for this happening in practice?

Let’s take genders again. Languages like Spanish, French, German and Russian not only oblige you to think about the sex of friends and neighbors, but they also assign a male or female gender to a whole range of inanimate objects quite at whim. What, for instance, is particularly feminine about a Frenchman’s beard (la barbe)? Why is Russian water a she, and why does she become a he once you have dipped a tea bag into her? Mark Twain famously lamented such erratic genders as female turnips and neuter maidens in his rant “The Awful German Language.” But whereas he claimed that there was something particularly perverse about the German gender system, it is in fact English that is unusual, at least among European languages, in not treating turnips and tea cups as masculine or feminine. Languages that treat an inanimate object as a he or a she force their speakers to talk about such an object as if it were a man or a woman. And as anyone whose mother tongue has a gender system will tell you, once the habit has taken hold, it is all but impossible to shake off. When I speak English, I may say about a bed that “it” is too soft, but as a native Hebrew speaker, I actually feel “she” is too soft. “She” stays feminine all the way from the lungs up to the glottis and is neutered only when she reaches the tip of the tongue.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grammatical genders can shape the feelings and associations of speakers toward objects around them. In the 1990s, for example, psychologists compared associations between speakers of German and Spanish. There are many inanimate nouns whose genders in the two languages are reversed. A German bridge is feminine (die Brücke), for instance, but el puente is masculine in Spanish; and the same goes for clocks, apartments, forks, newspapers, pockets, shoulders, stamps, tickets, violins, the sun, the world and love. On the other hand, an apple is masculine for Germans but feminine in Spanish, and so are chairs, brooms, butterflies, keys, mountains, stars, tables, wars, rain and garbage. When speakers were asked to grade various objects on a range of characteristics, Spanish speakers deemed bridges, clocks and violins to have more “manly properties” like strength, but Germans tended to think of them as more slender or elegant. With objects like mountains or chairs, which are “he” in German but “she” in Spanish, the effect was reversed.

In a different experiment, French and Spanish speakers were asked to assign human voices to various objects in a cartoon. When French speakers saw a picture of a fork (la fourchette), most of them wanted it to speak in a woman’s voice, but Spanish speakers, for whom el tenedor is masculine, preferred a gravelly male voice for it. More recently, psychologists have even shown that “gendered languages” imprint gender traits for objects so strongly in the mind that these associations obstruct speakers’ ability to commit information to memory.

Of course, all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speakers of Spanish or French or German fail to understand that inanimate objects do not really have biological sex — a German woman rarely mistakes her husband for a hat, and Spanish men are not known to confuse a bed with what might be lying in it. Nonetheless, once gender connotations have been imposed on impressionable young minds, they lead those with a gendered mother tongue to see the inanimate world through lenses tinted with associations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hat English speakers — stuck in their monochrome desert of “its” — are entirely oblivious to. Did the opposite genders of “bridge” in German and Spanish, for example, have an effect on the design of bridges in Spain and Germany? Do the emotional maps imposed by a gender system have higher-level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for our everyday life? Do they shape tastes, fashions, habits and preferences in the societies concerned? At the current state of our knowledge about the brain, this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be easily measured in a psychology lab. But it would be surprising if they didn’t.

The area where the most striking evidence for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on thought has come to light is the language of space — how we describ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world around us. Suppose you want to give someone directions for getting to your house. You might say: “After the traffic lights, take the first left, then the second right, and then you’ll see a white house in front of you. Our door is on the right.” But in theory, you could also say: “After the traffic lights, drive north, and then on the second crossing drive east, and you’ll see a white house directly to the east. Ours is the southern door.” These two sets of directions may describe the same route, but they rely on different systems of coordinates. The first uses egocentric coordinates, which depend on our own bodies: a left-right axis and a front-back axis orthogonal to it. The second system uses fixed geographic directions, which do not rotate with us wherever we turn.

We find it useful to use geographic directions when hiking in the open countryside, for example, but the egocentric coordinates completely dominate our speech when we describe small-scale spaces. We don’t say: “When you get out of the elevator, walk south, and then take the second door to the east.” The reason the egocentric system is so dominant in our language is that it feels so much easier and more natural. After all, we always know where “behind” or “in front of” us is. We don’t need a map or a compass to work it out, we just feel it, because the egocentric coordinates are based directly on our own bodies and our immediate visual fields.

But then a remote Australian aboriginal tongue, Guugu Yimithirr, from north Queensland, turned up, and with it came the astounding realization that not all languages conform to what we have always taken as simply “natural.” In fact, Guugu Yimithirr doesn’t make any use of egocentric coordinates at all. The anthropologist John Haviland and later the linguist Stephen Levinson have shown that Guugu Yimithirr does not use words like “left” or “right,” “in front of” or “behind,” to describe the position of objects. Whenever we would use the egocentric system, the Guugu Yimithirr rely on cardinal directions. If they want you to move over on the car seat to make room, they’ll say “move a bit to the east.” To tell you where exactly they left something in your house, they’ll say, “I left it on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western table.” Or they would warn you to “look out for that big ant just north of your foot.” Even when shown a film on television, they gave descriptions of it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creen. If the television was facing north, and a man on the screen was approaching, they said that he was “coming northward.”

When these peculiarities of Guugu Yimithirr were uncovered, they inspired a large-scale research project into the language of space. And as it happens, Guugu Yimithirr is not a freak occurrence; languages that rely primarily on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are scattered around the world, from Polynesia to Mexico, from Namibia to Bali. For us, it might seem the height of absurdity for a dance teacher to say, “Now raise your north hand and move your south leg eastward.” But the joke would be lost on some: the Canadian-American musicologist Colin McPhee, who spent several years on Bali in the 1930s, recalls a young boy who showed great talent for dancing. As there was no instructor in the child’s village, McPhee arranged for him to stay with a teacher in a different village. But when he came to check on the boy’s progress after a few days, he found the boy dejected and the teacher exasperated. It was impossible to teach the boy anything, because he simply did not understand any of the instructions. When told to take “three steps east” or “bend southwest,” he didn’t know what to do. The boy would not have had the least trouble with these directions in his own village, but because the landscape in the new village was entirely unfamiliar, he became disoriented and confused. Why didn’t the teacher use different instructions? He would probably have replied that saying “take three steps forward” or “bend backward” would be the height of absurdity.

So different languages certainly make us speak about space in very different ways. But does this necessarily mean that we have to think about space differently? By now red lights should be flashing, because even if a language doesn’t have a word for “behind,” this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that its speakers wouldn’t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is concept. Instead, we should look for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what geographic languages oblige their speakers to convey. In particular, we should be on the lookout for what habits of mind might develop because of the necessity of specifying geographic directions all the time.

In order to speak a language like Guugu Yimithirr, you need to know where the cardinal directions are at each and every moment of your waking life. You need to have a compass in your mind that operates all the time, day and night, without lunch breaks or weekends off, since otherwise you would not be able to impart the most basic information or understand what people around you are saying. Indeed, speakers of geographic languages seem to have an almost-superhuman sense of orientation. Regardless of visibility condition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are in thick forest or on an open plain, whether outside or indoors or even in caves, whether stationary or moving, they have a spot-on sense of direction. They don’t look at the sun and pause for a moment of calculation before they say, “There’s an ant just north of your foot.” They simply feel where north, south, west and east are, just as people with perfect pitch feel what each note is without having to calculate intervals. There is a wealth of stories about what to us may seem like incredible feats of orientation but for speakers of geographic languages are just a matter of course. One report relates how a speaker of Tzeltal from southern Mexico was blindfolded and spun around more than 20 times in a darkened house. Still blindfolded and dizzy, he pointed without hesitation at the geographic directions.

How does this work? The convention of communicating with geographic coordinates compels speakers from the youngest ag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lues from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wind and so on) every second of their lives, and to develop an accurate memory of their own changing orientations at any given moment. So everyday communication in a geographic language provides the most intense imaginable drilling in geographic orientation (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as much as 1 word in 10 in a normal Guugu Yimithirr conversation is “north,” “south,” “west” or “east,” often accompanied by precise hand gestures). This habit of constant awareness to the geographic direction is inculcated almost from infanc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ldren in such societies start using geographic directions as early as age 2 and fully master the system by 7 or 8. With such an early and intense drilling, the habit soon becomes second nature, effortless and unconscious. When Guugu Yimithirr speakers were asked how they knew where north is, they couldn’t explain it any more than you can explain how you know where “behind” is.

But there is more to the effects of a geographic language, for the sense of orientation has to extend further in time than the immediate present. If you speak a Guugu Yimithirr-style language, your memories of anything that you might ever want to report will have to be stored with cardinal directions as part of the picture. One Guugu Yimithirr speaker was filmed telling his friends the story of how in his youth, he capsized in shark-infested waters. He and an older person were caught in a storm, and their boat tipped over. They both jumped into the water and managed to swim nearly three miles to the shore, only to discover that the missionary for whom they worked was far more concerned at the loss of the boat than relieved at their miraculous escape. Apart from the dramatic content, the remarkable thing about the story was that it was remembered throughout in cardinal directions: the speaker jumped into the water on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boat, his companion to the east of the boat, they saw a giant shark swimming north and so on. Perhaps the cardinal directions were just made up for the occasion? Well, quite by chance, the same person was filmed some years later telling the same story. The cardinal directions matched exactly in the two tellings. Even more remarkable were the spontaneous hand gestures that accompanied the story. For instance, the direction in which the boat rolled over was gestured in the correct geographic orientation, regardless of the direction the speaker was facing in the two films.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have also shown that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speakers of Guugu Yimithirr-style languages even remember “the same reality” differently from us. There has been heated debate about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me of these experiments, but one conclusion that seems compelling is that while we are trained to ignore directional rotations when we commit information to memory, speakers of geographic languages are trained not to do so. One way of understanding this is to imagine that you are traveling with a speaker of such a language and staying in a large chain-style hotel, with corridor upon corridor of identical-looking doors. Your friend is staying in the room opposite yours, and when you go into his room, you’ll see an exact replica of yours: the same bathroom door on the left, the same mirrored wardrobe on the right, the same main room with the same bed on the left, the same curtains drawn behind it, the same desk next to the wall on the right, the same television set on the left corner of the desk and the same telephone on the right. In short, you have seen the same room twice. But when your friend comes into your room, he will see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from this, because everything is reversed north-side-south. In his room the bed was in the north, while in yours it is in the south; the telephone that in his room was in the west is now in the east, and so on. So while you will see and remember the same room twice, a speaker of a geographic language will see and remember two different rooms.

It is not easy for us to conceive how Guugu Yimithirr speakers experience the world, with a crisscrossing of cardinal directions imposed on any mental picture and any piece of graphic memory. Nor is it easy to speculate about how geographic languages affect areas of experience other than spatial orientation — whether they influence the speaker’s sense of identity, for instance, or bring about a less-egocentric outlook on life. But one piece of evidence is telling: if you saw a Guugu Yimithirr speaker pointing at himself, you would naturally assume he meant to draw attention to himself. In fact, he is pointing at a cardinal direction that happens to be behind his back. While we are always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and it would never occur to us that pointing in the direction of our chest could mean anything other than to draw attention to ourselves, a Guugu Yimithirr speaker points through himself, as if he were thin air and his own existence were irrelevant.

IN WHAT OTHER WAYS might the language we speak influence ou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Recently,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a series of ingenious experiments that we even perceive colors through the lens of our mother tongue. There are radical variations in the way languages carve up the spectrum of visible light; for example, green and blue are distinct colors in English but are considered shades of the same color in many languages. And it turns out that the colors that our language routinely obliges us to treat as distinct can refine our purely visual sensitivity to certain color differences in reality, so that our brains are trained to exaggerate the distance between shades of color if these have different names in our language. As strange as it may sound, our experience of a Chagall painting actually depends to some extent on whether our language has a word for blue.

In coming years, researchers may also be able to shed light on the impact of language on more subtle areas of perception. For instance, some languages, like Matses in Peru, oblige their speakers, like the finickiest of lawyers, to specify exactly how they came to know about the facts they are reporting. You cannot simply say, as in English, “An animal passed here.” You have to specify, using a different verbal form, whether this was directly experienced (you saw the animal passing), inferred (you saw footprints), conjectured (animals generally pass there that time of day), hearsay or such. If a statement is reported with the incorrect “evidentiality,” it is considered a lie. So if, for instance, you ask a Matses man how many wives he has, unless he can actually see his wives at that very moment, he would have to answer in the past tense and would say something like “There were two last time I checked.” After all, given that the wives are not present, he cannot be absolutely certain that one of them hasn’t died or run off with another man since he last saw them, even if this was only five minutes ago. So he cannot report it as a certain fact in the present tense. Does the need to think constantly about epistemology in such a careful and sophisticated manner inform the speakers’ outlook on life or their sense of truth and causation? When our experimental tools are less blunt, such questions will be amenable to empirical study.

For many years, our mother tongue was claimed to be a “prison house” that constrained our capacity to reason. Once it turned out that there was no evidence for such claims, this was taken as proof that people of all cultures think in fundamentally the same way. But surely it is a mistake to over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abstract reasoning in our lives. After all, how many daily decisions do we make on the basis of deductive logic compared with those guided by gut feeling, intuition, emotions, impulse or practical skills? The habits of mind that our culture has instilled in us from infancy shape our orientation to the world and our emotional responses to the objects we encounter, and their consequences probably go far beyond what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so far; they may also have a marked impact on our beliefs, values and ideologies. We may not know as yet how to measure these consequences directly or how to assess their contribution to cultural or political misunderstandings. But as a first step toward understanding one another, we can do better than pretending we all think the same.

http://www.nytimes.com/2010/08/29/magazine/29language-t.html?pagewanted=1&_r=1&ref=general&src=me

Monday, August 23, 2010

此岸的朝鲜,彼岸的中国

刚出差归来,参加了东北法治论坛,所谓的东北法治论坛,几乎是官员大聚会,程式化很强。所幸此次法治论坛,著名法学家李步云先生出席并作了主题发言,其他人发言我充而不闻,对李先生的发言我认真倾听。此次论坛我与李步云先生进行了近距离接触,作为粉丝与李老合影留念。
此次论坛在丹东举行,这是一个不大但比较干净漂亮的城市,在会议期间我漫步鸭绿江畔,一路走来看到了两座并行的桥,一座贯通到朝鲜,一座在江心中断,因此人们称其为断桥。据说是在50年抗美援朝时,被美军六昼夜炸断。带着一丝神秘感,第二天和与会人员一起几十人到与丹东一江之隔的朝鲜新义州旅游。这是一个对于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说熟悉,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很像,说陌生,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作为省会城市没有高楼,没有一座像样的建筑,如果说有,唯一的就是金日成纪念馆。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这一纪念馆前矗立着高大的金日成塑像,所有旅客都被要求向朝鲜的伟大领袖一鞠躬,而不是三鞠躬。而且要手捧鲜花,当然鲜花不是免费的,30元一束。进入纪念馆,一女讲解员身著朝鲜民族服装虔诚地叙述着全朝鲜无比崇敬的金日成的光辉的一生。
然后,我们又来到朝鲜一幼儿园,几十个4到6岁的儿童,给我们演出了精彩的民族歌舞,异彩纷呈、令人振撼,其中很多是歌颂伟大领袖金日成与当今的大元帅金正日的,为了表达中朝的传统友谊,孩子们还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唱了几首中文歌曲,听起来很美。每个曲目结束后,孩子们用排练好的笑容一路面对观众退场。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些孩子充满了怜悯。这些孩子本该过着一种无拘无束充满童真的童年,而今却被伟大领袖的精神和格言时时感召,被驯化成表演的工具;当然与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又是幸运的,他们至少可以身著光鲜的衣服每天唱歌跳舞,无衣食之忧。
朝鲜街道比较破旧,基础公共设施也不健全,街上绝无广告牌,取而代之的是每个建筑上都有朝鲜劳动党的标语、就像第个朝鲜人胸前都挂着金日成的像章。马路不算窄,但很少有机动车,没有中国大城市的拥堵之困。沿途很少看到商店和休闲场所,去了该市最好的公园,其简陋无法形容。
虽然也知道自己不富裕,但朝鲜人以自己上学、医疗、住房免费而自豪,朝鲜仍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配给制,建立在物质极其匮乏基础上的社会福利的普惠制,只能是低水平的。然而我们目前告别了朝鲜的正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却出现了朝鲜不可能出现的问题:精神空虚、道德沦陷、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压力过大。虽然我们觉得朝鲜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朝鲜人可能自得其乐,他们有精神的寄托、少有生活的压力,没准朝鲜人的幸福指数会高过中国人呢,可以相信:中国的精神疾病、抑郁症、自杀率肯定大大高于朝鲜。
在朝鲜新义州隔岸看丹东, 就像在改革开放前期,在深圳看香港。当从新义州返回丹东路过桥中间的国界线时,我似乎感觉这不仅跨跃两个国家,而是超越了一个时代。在朝鲜期间不允许随便拍照,回到丹东回望朝鲜,感慨良多!我们似乎已经站到彼岸,实现了历史的超越,而我们真的已经站在彼岸世界了吗?而朝鲜还有此岸,朝鲜何时能够到达彼岸世界呢?

http://horseinlawsky.blog.sohu.com/155940506.html

Sunday, August 22, 2010

LL.M工作

苏怕邀请我写一篇关于LL.M.在美国求职的文章,我虽然畅快地答应了,却很有些踌躇。踌躇的原因,一是我了解的信息很少,基本限于Harvard、Columbia和NYU三家。第二,我个人的求职经历较为顺利,大部分求职过程都没有经历过。第三,苏怕blog的读者,不论是将要申请LL.M.者,还是已经在读者,基本都没有工作经验;而我,是工作了很多年才出来读LL.M.的,因此个人体验,就其一般适用性而言,存在缺陷甚至误导性。


如此而言,并非为自己可能的疏漏开脱,而是希望大家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下面的文字,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裁量。当然,这个原则也并非只对于本文适用。找工作如同谈恋爱,是个一对一寻找的过程,个体特质因素永远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无论在读畅销的求职秘笈,还是进行针对性咨询,在对于求职信息进行内化并作为决定的基础前,都要充分衡量自身的个体因素。
囿于信息不足,本文适用范围仅包括中国学生在美国法学院LL.M.项目毕业后,在外资律所在美国和中国办公室的求职。
最后,下文中关于各个具体问题的篇幅长度并不与其重要性必然相关。一些非常重要但大家讨论较多、信息较充分的问题(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我赘言不多。一些重要性一般却容易被忽略或信息较少的问题(如OCI),我着以更浓的笔墨。
一.关于近年及今后几年工作形势的总体估计

本文的题目,原诗作“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是前几年美国LL.M.工作形势的写照。本文把它篡改成了“上林许多树,君向何处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形势的改观。总体而言,2007年是中国LL.M.在美工作形势最好的一年,但总体形势依然不够乐观。

各个学校的情况依然差异较大。一些学校,如Harvard, Columbia和Northwestern,中国LL.M.的就业出现了小幅井喷。以往每年只有一两个的super offer,今年大面积出现;以往的中上等offer,今年几乎可以作为保底使用。NYU中国LL.M.数量众多,个体差异较大。一些求职结果较为理想的LL.M.,大致和上文描述的情况一样;但一些工作经验较弱和成绩较一般LL.M.,求职过程依然较艰难。其他学校的LL.M.就业情况了解不多,但据说除个别同学顺利找到理想工作外,大部分同学收获很小。

二.工作地点和职位概述

(一)工作地点
在美国LL.M.毕业后,一般的工作地点包括美国(纽约为主,偶尔包括华盛顿、旧金山或洛杉矶)、香港和中国大陆(北京和上海为主)(下文中称“中国”或“中国办公室”,包括香港和中国大陆两个地理区域)。极个别情况下,可能到欧洲办公室工作。

一些同学可能怀有执著的美国梦,希望LL.M.毕业后在美国安家落户,长期定居。但是,客观而言,美国所招聘中国LL.M.,看重的是其兼备中美法律专业、语言和文化背景。如果将其长期留在美国,则失去了这种优势,反不如招聘美国本土J.D.较为合理。所以,LL.M.基本不提供在美长期工作的可能性。

美国所招聘中国LL.M.的工作地点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形式:

(1)绝大部分美国所希望中国LL.M.直接或经过一年OPT培训后,回到中国办公室工作。

(2)个别美国所则会安排中国LL.M.在美国工作3年左右(3年是工作签证的一个完整有效期)后,送回中国办公室工作。例如,今年我了解到一些美国所希望在中国开展private equity, mutual fund, life science等领域的业务,但中国办公室不能提供相应培训,因此将所招聘的中国LL.M.留在美国进行培训和工作。

(3)没有中国办公室的美国所一般不会招聘中国LL.M.。个别所可能会招聘,但均在招聘前便明确说明只提供一年OPT工作岗位。

(二)工作职位

首先,破除两个错误概念。一是中国LL.M.不能获得Global Pay,二是工作地点决定工资水平。这两点曾经是基本正确的,但最近几年已被渐渐打破。具体而言,在中国LL.M可能获得的工作职位和工资水平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次,基于上点,进一步澄清一个概念,即“Permanent Position”。这个词汇,原指在美国长期就业甚至可以定居的工作机会。但是,如上文所言,目前对于LL.M.而言这种机会几乎不再存在,因此这个词汇现在一般指支付Global Pay工资水平、在美国工作1-3年或更长时间(其后有可能回到中国办公室)的职位。

(1)外所Associate

在外所(即知名美国、英国律所)获得associate的职位,根据个人情况、地理位置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待遇。
如在美国办公室

如在香港办公室

如在中国大陆办公室

律所类别一

(个别著名律所,如Sullivan & Cromwell、Davis Polk、Skadden等)
Global Pay

律所类别二
(大部分律所)
Global Pay
Global Pay或根据香港水平做小幅度调整(所谓“Hong Kong Pay”)
支付Local Pay。如个人情况非常特殊及出色,少数律所会考虑支付Global Pay,但大多数律所只支付Local Pay。

律所类别三
(非常个别,如听说Arnold Porter)
支付Paralegal水平的工资
一般没有中国办公室

应该指出,上述工资水平,适用于法学院毕业后直接到该办公室工作的情况(如在美国办公室进行一年的OPT培训后回到中国办公室工作,视同直接在中国办公室工作)。如果在美国办公室工作3年或以上,则回到中国办公室后,一般也继续领取Global Pay,或就算屈从于律所政治,做向下之调整,也会通过Expat Bonus或Signing Fee等形式,由美国办公室给予相应补偿。
(2)外所可转换为Associate的职位
部分外所的中国办公室不会直接提供Associate职位,而是给予Consultant、China Law Consultant、Chinese Consultant、Chinese Associate、International Associate等职位,其起始工资也较Associate低一些。但是,律所会在招聘时明确说明,经过2-4年的工作后,会转为Associate,并提供与其他Associate等同的工资。

(3)外所不可/很难转换为Associate的职位
部分LL.M.由于毕业法学院的排名较低、成绩偏低、工作背景较弱等原因,只能获得不能转换或很难转换为Associate的职位,如Legal Assistant、Paralegal。部分律所的Legal Assistant是可以转换为Associate的,但绝大多数律所的Paralegal不能转换。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做法,各个律所差异很大,而且都在慢慢探索如何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的转换制度,最近几年可能会有所改变。
(4)中国律所职位
将中国律所排在最后,并非是觉得这是最差的选择(可能就长期而言,恰恰相反),而是因为选择这条道路的LL.M.很少。进入中国律所,LL.M.一般会获得Associate职位,但是和外所相比,待遇水平相差较大。

三、求职的过程
Any One Factor Can Not Make You Prevail
Any One Factor Can Make You Fail
求职是LL.M.期间贯穿始终的主旋律。这个过程会贯穿LL.M.项目的前7个月(9月中至次年3月底),个别同学甚至在毕业前夕,还在为此努力。求职过程涉及的因素众多,而且非常个性化。所以,我下面将尽量处处点到而不做深入讨论,待诸位结合自身特点,作自我分析。

(一)一些基本问题的明确
求职路径曲折迂回,且回头路几乎没有。所以,在开始之前,先问清自己这么几个基本问题:

基本的工作规划是什么?
希望在哪里工作?
希望在什么领域工作?

个体性格和个人生活的现实与规划中,是否存在与上述目标存在冲突的因素?例如,M&A和Corporate Finance的工作强度几乎相当,但M&A工作时间不确定,突击加班较多,但每隔一段时期会有几天的休息时间,而Corporate Finance工作时间较稳定;又如,个人家庭计划。

为了以上目标,愿意对以上个人情况,在短期/中期/长期做出多大程度的牺牲?

在衡量自己实现以上目标的可能性后,在求职过程中愿意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追求实现以上目标?

(二)求职过程之一:最初的准备

在开始一切求职活动(包括向人咨询)之前,有一些基本的功课要做。最核心的一点,是精心准备一份简历。关于简历的制作,有很多书籍和网站可以提供帮助,我只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美国的简历,特别是美国法学院学生的简历,有其严格的格式要求,你的简历一定要符合之。

第二,突出要点和亮点(什么在潘婷公司卖了一个暑假的洗发水就不用写了;当然,这个可能会成为你的亮点,但是写在简历里面是不合适的,而应该在面试中,当面试官问及其周边问题时,主动以自然的方法提及,并加以合理的诠释)。

第三,有主动导向性。简历不可能把你的闪光点全部提及,但是你已经把一些可能被认为是闪光点的问题,以合理的方式在简历中设以“伏笔”,“诱使”阅读简历者注意到,并进行进一步的咨询或在面试中主动提出相关问题。例如,一个朋友在海运行业从业已久,在实务界和政府界拥有广泛的联系。这点如果直接写入简历,显然会不太自然并过于笼统。于是,他可以在简历中提及一句,曾与某人合作研究某项目,并加注该人是现任交通部某部长。虽然该项目的表面价值看起来并不高,但阅读简历者或面试官会自然问到你如何认识这位高官的,于是他就可以自然地解释自己与政府界的关系,并提及可以带来较多的政府业务。

第四,简短。除非你有4年以上+3个重要工作岗位,否则不要超过一页。

最后,可以请美国同学或者OCS(见下文)进行修改和润色。

(三)求职过程之二:拿到面试机会

拿到面试机会,是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比面试过程本身更重要。可以拿到面试机会的途径包括:

1.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美国法学院一般设有Occupational Career Services之类的机构(当然,各个法学院此类机构的名称各有不同)(苏怕注:国内大多数法学院没有,于是才有得苏怕在这里絮叨的空间)。他们提供的指导从就业规划到修改简历,不一而足,并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此外,他们有广泛的职业联系,可能基于学生的特殊条件,寻找到通常途径不能获得的面试机会。因此,开学后,尽早和他们进行接触。

2.OCI
OCI,即On Campus Interview,是法学院在校内举办的Job Fair,各个律所到法学院来进行interview。由于律所的招聘计划和职数设置一般会分别针对LL.M.和JD“戴帽”下达,因此LL.M.只能获得较少的面试机会。

针对LL.M.的OCI机会没什么好说的,一定要尽量争取,充分利用。针对JD的OCI机会,一般做法中,LL.M.是不能投简历并通过正常途径获得面试的,但也并非绝对不能参与。具体做法是,在OCI期间带上几份简历,去OCI的举办地点(一般是学校会议厅或临近饭店)晃悠,看到面试摊位就上去套磁,请对方给自己一个面试机会。

40%左右的机会是,对方会有面试空档期;在此情况下,80%左右的机会是,对方会给你面试机会;在此情况下,80%左右的机会是,对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LL.M.,轻松把你锯掉,而在另外的20%的机会里,他们会给你合理的考虑。综上所述,你能获得有效(即与针对LL.M.的OCI具可比性)面试机会的可能性是5%左右。

好信息是,这种获得的机会,一般是Associate待遇,并会有在美国工作的安排。

坏消息是,工作背景较单薄的LL.M.获得这种机会的可能性很小。

在前几年,通过这种做法获得面试和offer的LL.M.几乎没有,但是,随着近年市场的改善,我见到越来越多的成功例子。

3. New York Job Fair

毋庸多言,很多中国LL.M.的救命稻草。
4. 教授

这个方法的适用性较窄。教授在推荐学生工作的时候非常审慎,因此需要跟教授互相非常了解且有较稳固的个人关系。
5. 原来的工作联系

这个方法的效果较好。如果在原来的工作中,认识律所的合伙人且其对你有较高的正面评价,可以尝试直接向其写信要求面试机会。

6. 校友及其他私人关系(苏怕注:华政这几年在国外大学的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不要浪费了这宝贵的财富啊.)

(四)求职过程之三:面试的准备

拿到面试机会后,要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充分了解所面试的律所和面试考官的基本情况。
2.对面试问题的准备。

面试的问题花样繁多,却又万变不离其宗。问题可以分为三个种类,一种是普遍性问题(如今后的职业规划),一种是个性化问题(如法学院最有趣的课程是什么),一种是个体化问题(如关于简历上提及的参与某次重要活动的情况)。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准备的。

那么,如何准备呢?很多人会下载几十个面试问题,一一做出标准答案,在面试的时候背诵出来。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面试的问题内容单调,但形式多样,是无法做到完全充足的准备的。一个稍微改头换面的问题,虽然与原问题相比90%的内容是一样的,但这10%的差异足以致命。此外,背诵总是容易被辨认出来的。

因此,我的建议是准备几个大的群组问题,如简短的个人介绍、职业规划、对亚洲市场的看法、对跨文化沟通的看法、中美法学教育的异同等等,做出有深入分析的事先准备,在面试中,根据问题情况对已有答案进行现场组合,做出最“切题”的回答。

通常在面试的最后四分之一时间内,面试官会请你问他问题。这些问题是面试准备最重要的部分,也恰恰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这些问题,如同足球比赛的任意球,往往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它们可以表现你对于这个律所的了解程度,可以引导面试官了解并欣赏你的尚未被发现的闪光点,可以体现你特别的观察能力和独特的思维视角。我建议准备三个问题:

(1)一个针对该所的业务问题,如贵所对于亚洲业务的中期前景;如果我能被录取,基于我的情况,贵所对于我的期望。这个问题要深入、独特,但不要古怪、偏僻。

(2)一个针对该面试官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结合面试官的个人情况,轻轻地拍击其舒适的地方。如,您曾经是SEC的General Counsel,现在在律师界工作;请问您对于律师如何发挥行业力量,影响政府部门决策,有什么看法?

(3)一个较为轻松的非业务问题。在一次很正式的面试中,面试的大par和我互为攻守地谈了半个小时,最后很严肃地问我,还有一分钟时间,请问有其他的问题吗?我发现这位大par的办公室家具极其特别,便问他,您办公室的设计师我可以认识吗?他爆发出自我满足的大笑,说是他自己设计的,然后花了20分钟向我解释设计理念,然后和我勾肩搭背地走出办公室。这个非业务问题之所以重要,一方面当然是提高面试的愉悦性,另一方面,也是律所在面试的时候,需要的既是合格的律师,也是有趣的同事。你的风趣随和的性格,胜过成绩单上一个A+。

(五)求职过程之四:面试
面试是如此之重要,以至于我无法详述其细节。每个细节都如此的关键。但是,还是有这么几个原则要讲一讲的。

首先,自始自终的自我控制。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是你难以回答的,一些问题你回答后发现效果不好,但不要让你的情绪表现出来,要自我控制和调整,时刻保持高效和适度兴奋。另外,有些面试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不要急于回答,稍作思考,给予留有一定余地的回答。例如,在一个同学的一次面试比较顺利,在快结束的时候,面试官突然问他,我们打算现在给你一份offer,年薪为30万元,你看怎样?这位同学发现这个年薪远远低于自己的心理预期,立刻说,对不起,这个水平我是无法接受的。面试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可能这个offer只是一个试探或者要约邀请,还有很大的余地。这个同学当时应该对对方当场发出offer表示感谢,并表示这个水平偏低,但愿意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第二,因势利导。有些面试的问题可能是无关痛痒的,有些可能是指向你的弱点的。因此,一定不要完全屈从于面试官的问题,而要因势利导,将问题导向最有利于你的方向。要做好这点,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因势”,不要强行引导;二是“利导”,要事先分析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以艺术的方式引导面试向这个方向进行,让一个对你有利的判断自然而然地被面试官接受。如果某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可以做好坏两面分析的,要主动做出正面分析。
第三,明确的目标,适度的灵活性。目标明确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你并不清楚自己五年内的职业规划,也并不知道自己最喜欢的业务领域,但一定要准确、明确地表达出来,并表示自己愿意极其执著地追求这些目标。在生活中,比较类似的经历是点菜的时候,当问到别人喜欢什么菜,你最不欣赏的回答肯定是“随便”、“都好”或者“我都喜欢”。当然,在说完这些目标后,一定要加上一句,非常愿意和贵所探讨这些问题,看一看我的目标如何更好地服务贵所的目标,我也很愿意为了所里的目标,做出调整和牺牲。
(六)求职过程之五:Call Back Interview
应聘律所美国办公室的职位,一般会有call back interview,即对第一轮interview的面试者进行初步挑选后,以当面或者电话的形式,再次进行interview。应聘律所中国办公室的职位,特别是New York Job Fair的面试机会,部分会以电话形式进行call back interview,其余则直接发放offer。
(七)求职过程之六:选择并确定Offer
就算一只小狗,也能一眼看出哪只骨头更肥吧?而且,对于绝大多数中国LL.M.而言,如果继续这个比喻,有好几块骨头可供选择并让人痛苦地踌躇,是一种罕见的奢侈。(苏怕注:看来2007LLM毕业生里有多个奢侈的人)



(八)总结:求职成功的决定因素到底是什么?
最后总结一下,求职的决定因素。求职中,涉及的因素多种多样,但诚如本部分标题所言, Any One Factor Can Not Make You Prevail, But Any One Factor Can Make You Fail.在这里,我挑几个不连续的点讲一讲。

1、法学院排名重要吗?美国法学院的排名非常重要。这是你获得面试机会的垫脚石,或者说,敲门砖。至于中国法学院的排名,重要性稍低一些。

2、工作背景重要吗?重要,但并不必要。出色的工作经验会让你脱颖而出,但没有工作经验依然可以获得大量的工作机会。毕竟,每年都有大量几乎没有工作经验的人直接就读LL.M.项目。

3、成绩重要吗?很难说。一些著名的律所显然是有cut-off的,即大部分课程应是A-以上。但是,大部分律所是较为灵活地看待这个问题。法学院排名越高,成绩的重要性越低。最知名的少数法学院的LL.M.,有不少是在第一学期的成绩尚未出来之前,就找到工作的。

4、英语水平重要吗?不能再重要了。个别所会要求提供Writing Sample――你可要认真写,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5、表达能力重要吗?非常重要。但是,千万不要“过度表达”。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喧宾夺主、谈及不相干的细节、声调过高、过度主导话题,等等。

6、面试仪态重要吗?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一点。面试态度要做到端庄职业,不卑不亢。在国内法学院毕业直接读LL.M.的同学,往往比较生涩和稚嫩,面试不够沉稳和职业。具体表现包括过度外露的情绪、过度夸张的神情、对话题的过早反应、回答问题时过于冲动,以及一些小动作(转笔、转眼睛、拉衣角等)。这些,一定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加以克服。

7、性格重要吗?我个人认为,这是和英语水平同等重要的因素。对于一个久经职场的面试官而言,无论你如何用职业的外表掩饰性格,他总是能很快发现你真正的性格特征。从这点上讲,面试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此前已经决定了的。

8、运气重要吗?当然,如同你整个的人生经历一样。但是,运气的确更加垂青在运气之外的领域更加努力的人。

(九)诚实:你永远的通行证
我以往从来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最近发生的几起事件,让我有所感触。

有的同学为了使工作经历更惹眼,篡改工作经验,将本来很初级的工作改成高级工作;有的同学篡改成绩单,获得了很好的offer;有的同学为了多获得几个面试机会,在几个律所间以谎言周旋;有的同学多头求人介绍工作,并向每个介绍人都保证说如果被录取一定会与之签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谎言,是容易被戳穿的,而且一定会在很短的事件内被戳穿。法律圈非常小,比我们每个人想象的都要小很多。为了你事业的长期发展,请保持你的诚实,这是你此生永远的通行证。

洋洋洒洒,千言而过。回头一看,却是挂一漏万,似乎一些较重要的技术问题仍然没有涉及(如Cover Letter问题)。不过还好,这些细节问题,可以在求职过程之中,慢慢寻求身边资源的帮助,自己加以改进。

身边中国LL.M.的求职过程各不相同。如果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共同的只有一点,就是坚持。很多人会在长时间的辛苦寻找后,依然四顾茫然,甚至受尽挫折。坚持,一定要坚持。成功,可能就在前面不远处。

这条路对很多人都是艰辛的。但是,还好。LL.M.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事业之路的第一步;求职,也只是人生之路的一小步。我们有很多其他的路径,可以达到一样的目标;但是,更重要的,我们要有更多的目标要达到。

我身边LL.M.同学求职中最让我尊敬的一件事情,不是那些开学伊始就手握几份超级offer的神人,而是一个看似平凡的小姑娘,在历尽艰辛获得一份纽约的工作机会后,为了未来的家庭考虑,毅然决定回到北京。她损失了一些艳羡的目光,损失了几万美元的薪水。但是,她收获了对内心价值的肯定,和对命运的把握。

最后,祝愿每个朋友,特别是苏怕的朋友,在求职过程中,体会奋斗的艰辛,收获成功的喜悦,并能加深对自我的了解,为今后的漫漫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论在美国读LLM的中国学生的背景、期待有多么不同,在美国找工作总是这个群体的绝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现在这个时候,2007年毕业的LLM中的大部分已经定下了工作的去向,没有确定的,至少也经历过了不短的一段找工作过程。作为这个群体的一员,我觉得自己在找工作时一路摸索得很辛苦,有很多事情在尘埃落定之前也看不清楚。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下一年的LLM朋友和考虑申请的朋友向我询问关于LLM找工作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有些问题很集中,那我就不妨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一写。

因为完全是个人的经验,所以肯定有很多不准确、不全面的地方。希望能有更多了解情况的朋友发言,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另外,我的经验和案例主要来自于YLS、HLS、CLS、NYU以及少量其他前14名法学院,有可能并不代表一般情况,但即使是管中窥豹,也聊胜于无吧。

Q: LLM找到的工作都是什么待遇?和JD差别大么?
我把这个问题放在第一个来回答,是因为这是理解后边几个问题的基础。
这里声明一点,本文的工作全部默认为是指美英律师事务所里非诉讼类业务的职位。这是由我本人关注的局限和实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所以对有志于从事公共服务或者法律以外行业的朋友可能借鉴意义不是很大。
根据我个人对2007年9家美英律师事务所给LLM发放的工作邀请的不完全统计,年薪水平的跨度很大,从低于2万美金(中国本科毕业生做assistant的工资)到16万美金(2007年纽约律师事务所最高工资标准)不等。我隐去律所的名字,大致列举如下:

甲,美国所,上海,Chinese Consultant, 月薪一万RMB
乙,美国所,上海,International Associate, 月薪两万五千RMB
丙,英国所,北京,International Associate, 月薪三万RMB
丁,甲所香港办公室,International Associate, 月薪四万HKD
戊,美国所,北京,Chinese Consultant, 年薪6万USD
己,英国所,香港,Associate, 年薪7.2万USD
庚,英国所,香港,Associate, 年薪12.5万USD
辛,美国所,纽约,Associate, 年薪16万USD
壬,美国所,香港,Associate,年薪16万USD

另外,律所的待遇还包括bonus、考bar费用等等,各所政策大同小异,此处略去不提。

所谓LLM找工作和JD有没有差别,关键就是看LLM否获得Associate的职位.如果拿到Associate,那么薪水就是和JD一样的,也就是所谓的Global Pay。不过随着很多国际律所在中国本土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就创造出了诸如Chinese Consultant,International Associate等等职位,薪金水平也处于本地assistant和Global Pay之间。

有些律所在招收LLM时会承诺由本地职位起步,一段时间内(1年到4年不等)转成Associate,也有些律所并不明确承诺。

这里是一个纽约各律所2007年薪金水平的表格,共大家参考:

http://www.autoadmit.com/lawfirms/compensation/nysalary07jun.html 。也顺便提醒一举,很多信息都在网上可以很方便的检索到,作为法律人,不妨多点独立研究,少点道听途说。
Q: 听说没有工作经验的LLM很难找到工作,是真的么?
这个问题因为缺乏足够的条件而难以回答。一般而言,影响找工作情况的因素非常多,随便列举如下:LLM的学校排名、在国内的学校档次和所获学位、之前的工作和实习经历、LLM第一学期的成绩、面试的表现、和合伙人的私人关系或重要客户的推荐、当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等等。这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非常重要,很多情况下,单独的一个因素即使不足以让你拿到一份工作,却往往足以成为你拿不到一份工作的理由。

当然,律所在挑选申请者时,虽然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但一般会比较重视工作经验。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校声誉,无非都是对你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预测,如果你已经有了一段有说服力的工作经历,那些预测就显得不那么必要了。

我认为有说服力的工作经历包括:在外所驻中国的办公室、顶级内所、外企法务部门工作;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重要政府部门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在证券、投资等行业工作;等等。工作时间应该在三年以上,至少不短于两年。从近年的经验来看,有这样工作经验的LLM,如果其他因素也比较相当,有很多的机会拿到非常好的工作。列举案例如下:

A,男,国内某经贸院校本科,某部委6年法律相关工作经验,排名前5法学院LLM,获得排名全美前20的某律所纽约办公室3年级associate职位;

B,女,国内某著名综合大学法学院本科,某国内著名律所上海办公室4年工作经验,排名前5法学院LLM,获得排名全美前10某律所associate职位,第一年在纽约,后派驻上海。

有一般就有例外,在找工作这方面,例外往往还不是少数。我就不总结了,列举两个案例如下:

C,男,国内某著名综合大学法学院本科、半年外所实习经历(本科期间),排名前5法学院LLM,获排名全美前30某律所associate职位,第一年纽约,后派驻北京;

D,女,国内某著名综合大学法学院本科、研究生毕业,无实习经历,排名前3法学院LLM,获全美排名前20某律所associate职位,直接派驻香港。

E,女,国内某政法院校本科、研究生毕业,某内所实习半年(研究生期间),排名前5法学院LLM,获某英国神奇圈律所associate职位,直接派驻香港。

所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没有工作经验的LLM难找到工作,而是有工作经验的LLM更容易找到工作。就实际情况来讲,确实非常罕见没有工作经验的LLM毕业生留在纽约,我认为原因有二:1、纽约biglaw每年的职位空缺有限,在同等条件下会先被有工作经验的人填满;2、面对biglaw中国/香港办公室的全球工资和纽约中小型的律师事务所,如果不是有个人原因一定要留在美国,或者对在纽约工作有特别执著,一般都会选择回国。

顺便补充点2004年之前的信息

北京外所,第一年标准价RMB8,000,年底双薪,年薪可到RMB100,000。 每年会有一次review的机会。因此,虽然各所第一年起步相同,但是 第二年就会拉开很大差距。例如,同是去年,一家英国大所给legal assistant加薪50%,而另一家美国所就只有nominal increase。 上海外所的水平与北京相当。 以上信息只是针对外所大所而言,例如英国的magical circle,或美国的 top tier firms.

在上海的外资所也就是这个待遇了,一模一样的:8,000/month.不过做完第一年以后review分数最高的工资能够double,但是不能马上拿到,要签个协议,两年内不跳槽才能完全拿到,所以第二年实际是12,000/month左右. 这是比较prestigious的美国所.在上海,entry-level工资最高的不是美国所,而是一家英国所,本科应届毕业生的entry-level工资是12,000/month,第二年还能继续涨,不过幅度相当有限.

要进外资所的竞争肯定很激烈,但是最主要的还是network.招进去的人未必是读书最好的,但肯定是在里面做过summer/winter associate,拿过该所的奖学金,或者有network的. 当然也有人直接投简历就进去的,但概率比较小. 另外,localization是现在的趋势,不要指望在美国被派到中国,工资就会和美国一个标准.好多人是在美国被interview的,但这和在美国被employ是完全两码事.每个firm都会参照domestic level来觉得自己在当地的薪资水平.要指望在美国读个LLM(甚至JD),马上就能被当作expat到中国来工作,倘若以前的背景不是非常outstanding的,或者手里有现成的client的,恐怕希望比较渺茫.

报酬应该和创造的价值挂钩。Wall street law firm的可以开到起薪$125,000,但在中国就不切实际。可以简单的算一笔帐,一个刚刚qualified的associate的hourly rate $250,一年billable hours target是1800小时,一年只能给老板创造$450K的价值。更何况有哪家所的China practice associates可以作到1800小时的。考虑到在NY和BJ开所的成本,如果哪个合伙人给每个LL.M毕业生都开$150K,这家的China Practice肯定是赔本生意,也长久不了。不过,不排除这些海龟能带来业务的,待遇肯定就有不同。 can't agree with you any more, ericlin. 事实上,即使在美国,要找entry-level $125,000/year的firm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哪怕你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没有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障碍。否则,为什么法学院学生之间的竞争会如此激烈?为什么大家读完第一年以后的暑假就要那么紧张的寻找summer associate的position? 道理很简单 -- 真正好的top firm就那么几家,数都数的过来,position却只有那么几个。没有做过某个所的summer associate,以后毕业的时候就很难再加入该所(有特例,但不多)。所以大家才会拼命的读书,拼命的争排名,拼命的争取进入一个优秀的所做summer associate。为的什么?就是因为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太激烈!

To aspringday --
我对你说的话不表示怀疑。问题是你说的这些人的背景不可能是很usual的,尤其是后两个人。在中国不作为expat能拿到这样薪水的人只有三类:

1)partner;
2)senior associate with significant experience (say, more than 8 years and in the area where the firm urgently needs to expand its business);
3)people who can bring important client network to the firm;

所以如果断章取义的说某某人在哪里哪里读完LLM/JD后就拿多少多少钱,恐怕有点误导这里那么多本来已经很“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的年轻土兔们的倾向。(sorry, no offense to you)

要知道,学位本身和赚钱多少并没有必然联系。对firm,对老板而言,真正make sense的不是那个学位。他们不会关心你的学位本身,在考虑你的薪资水平的时候,经验绝对是第一位的!因为在律师这一行里,在某种程度上,experience=clients. 学位当然也会考虑。但是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你这个学位能带给firm哪些practical value.举个例子来讲:如果因为你读了这个学位,你有了foreign jurisdiction qualification,因此你的hourly charge高了;相应的,firm的profit也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位才会被考虑为一个重大的因素。

所以那个从美国回国拿15万的JD对我而言一点都不是surprise.倘若你没有中国法学院的法学教育背景,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好多在美国读JD的都是一路读上去的从来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其它专业的硕士博士,生物,教育,传媒,历史, 社会学,等等,样样都有),甚至还没有美国的qualification,我个人认为在中国给15万已经属于相当不错的 了。

Remember that firms are all about business and money-making! Without profits, nothing makes sense to them - believe it or not.
给大家举3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现在的market level:

firm 1:在上海的美资所,全美排名top 25。在该firm工作了三年的L/C,从美国top 5的law school拿完LLM学位后回去做1st year associate,出去前是160,000 - 180,000/year,回来以后是300,000 - 350,000/year (depending on annual performance review),请注意这是post-qualification. 当然以后还会涨,但多少取决于你自己的performance. 而且该所的policy是LLM基本只招自己出去的L/C,没有在其它同档次的所做过的、光是读了个LLM的,简历连partner手里都送不到;

firm 2:在上海的top英资所,有2年government experience和6年anti-dumping experience的associate(其中1年是在美国做intern),从美国top 10的law school回来(LLM ),工资是500,000 - 600,000/year. Again, this is post qualification level;

firm 3:在北京的美资所(always ranked top 3 by many authorities in Asian practice),中国的top law school本科+研究生毕业,四年相关行业的政府工作经验,美国top 15 law school的JD,回去first year 450,000 - 500,000/year.

你可以从中看出点名堂的,究竟是学位本身重要,还是工作经验重要。最后补充一点:现在在中国的大部分外资firm都倾向于招自己的L/C再读完LLM回来的做associate,出去前没有非常好的外资所的工作经验的,回去要马上达到case 1里面这样水平,不要说被聘用难,就是聘用了也没有这点钱。说了那么多,不是要给大家泼冷水。只是当你下定决心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做某件事之前,最好还是好好了解一下它能最终带给你的,与你的expectation和心理承受能力究竟距离有多远。

法律教育簡介──學位篇

這是在下去年十月寫的一篇文章,其時發表於BLog中:http://lee-kk.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html。順手也放在這裡給大家參考參考。
--------------------------------------------------

一般來說,法律方面的學位學歷課程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及「進階學位(Advance Degree)」,前者係為只略懂法律或未讀過法律的入門者而設,而後者則明顯是為讀過法律的人在某些特定的法學範疇上進修而設的。

一、 法科專業學位
法律學作為一門專業,修讀者除了為了增進對法律的知識外,不少法學院的學生皆是為了投身法律行業而來的。自文藝復興時代起,法學一直作為貴族和政客的主要必修科而存在於歐洲的大學之中。及至近代,不論是日本維新、中國沈家本的變法與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的崛起、或是美國法學教育的後學位化風潮,無一不將法學推向更高的精英學科層次。而現代的律師收入和社會地位更是使人對法學院趨之若鶩,加上不少以法律為題材的電影、小說吹捧,律政人員的正義形象更是高大了起來。(儘管事實上,不少國家的蟻民們其實並不喜歡那些高高再上、趾高氣揚甚至為財帛鬥倒正義的律師們的。)

作為大學時候修讀法律的蟻民,對於從事法律行業的人是否正義,本文就不予討論了。而法律學作為專業學科,多年來均擔當著培育律師和法官的主要角色。

1.1 法學士 / Bachelor of Laws (LL.B.)

顯然易見,LL.B.就是法學的本科學位。一般是考生自中學畢業後考上了大學的法學院或法律系,完成學業後所獲頒授的學位。亦有學生是非法學主修的本科畢業後,再進入法學院修讀的第二本科學位,更有些是在別的司法區內修畢法學學位再入讀另一個司法區的法學院的。

一般來說,世界上絕大部份法學院或法律系均是頒授LL.B.作為本科學位的,但亦有些大學並非如此。撇除因大學整體制度差異(例如德國的法學院課程多是一個大學階段和一次實習,均須通過兩者的國家考試方能畢業,一般為期五年,承認學歷Staatsexamen為等同本科與碩士的結合),部份以學士學位作為本科類的學歷頒授的大學對法學本科的畢業生是頒授其他學位的,例如牛津大學的法學本科過去就是Bachelor of Arts in Jurisprudence,現在則是Bachelor of Arts in Law,亦有一些大學會頒授諸如Bachelor of Legal Studies或Bachelor of Legal Science等的學位,儘管比較少見,但這種情況還是存在的。

不少大學可以容許大學畢業生入學法學士時可以豁免一年修讀期,但並非必然,且或有額外條件,得視乎該校政策而定,例如倫敦大學可以豁免學位持有人在修讀第二學士學位時的一年課程,但前提必須是學生所持有的學位必須是一個完整本科學位(Full Undergraduate Degree),即不可以是銜接學位或非學士學位,從國內的口吻來說,就是「高升本」而非「專升本」。亦有不少大學是不接受大學畢業生入讀本科課程的,比較明顯的就是一些實施國家規劃教育的大學,例如中國大陸(校外課程及列明「第二本科」的課程例外)。除此之外,亦有些大學會給予指定或相關專科、學位的畢業生在修讀其LL.B.時可享有一些科目豁免,當然,這也得看個別大學的具體規定。

LL.B.的學制按各國教育制度而不同,一般來說是四年,但在英國教育制度中則是三年,有些地方則要求比其他本科更長的修業期,例如香港現時的LL.B.學制是比其他普通學科長一年的。

1.2 法律博士 / Juris Doctor (J.D.)

J.D.是源於美國的法學基礎學位,Juris Doctor其實是拉丁文,英文的意思是Doctor of Jurisprudence。J.D.的入學要求是必須擁有一個非法學(或非該校所屬司法區法系的法學)學位,也就是說,這個基礎學位其實是一個學士後的學歷。但必須留意的是,J.D.既不是博士,更非字面意思上的法理學博士。

“在19世紀,多名法律學者提出,律師應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法學院學生應接受人文教育,獲得法學界的廣泛認同。在9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戴爾(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有意促使法學院成為大學畢業生入讀的專業學院,在1871年,他把2年制的法律課程改為3年制,其他法學院亦相繼跟隨,而美國各著名法學院亦開始有「後學位化」的趨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哈佛大學和賓夕凡尼亞大學率先宣佈將法學院課程定為研究院課程。這些改革為法律專業學位奠下了基礎。6 W3 S0 Y0 c' x8 c$ d% J* Z

自20世紀,美國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的專業性越來越受關注。在1902年,芝加哥大學法學院率先以拉丁文「Juris Doctor」作為其法學院的畢業學位,後來各大學的法學院亦相繼以法律博士(Juris Doctor)作為學位持有人修畢法學院後所得的畢業學位,但其時,傳統的法學本科學位--法學士(Bachelor of Laws, LL.B.)──仍然是美國法學院所頒授的學歷。% E6 c) g6 O9 ?

及後,隨著美國法律家協會的壓力,美國的法學院均逐漸宣佈以大學畢業作為法學院的入學要求。時至今日,美國律師協會所認可的法學院基本上均是以大學畢業作為入學的要求,並頒授法律博士(Juris Doctor)學位。% f# _6 V6 y. Z: b

而在澳洲、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近年均開始有法學院提供以大學畢業作為入學要求的法律專業學位課程。為了避免名稱混淆引起爭議,中國大陸官方刻意將法律專業學位定名為「法律碩士(Juris Master)」。”[1]

事實上,有關J.D.的翻譯和學歷地位問題確實曾經引起過不少爭議,更曾經出現過J.D.畢業生自稱「博士」的情況。由於不少地區的官方機構均有對職級或薪級設有學歷要求,因此J.D.的地位也就成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J.D.的而且確是一個「學士後」的學位,但在法科來說,它卻僅僅是一個最基礎的學位,與LL.B.相若。

不論在學術慣例上還是官方認可上,J.D.都不是一個博士。或許你會看到不少美國法學院的教授也只是僅有J.D.這麼一個法科學歷,但事實上,在那個滿佈「ambulance chaser」的國度裡,擁有J.D.的人不知凡幾,能夠擠身於學術殿堂者不是因為他們本身的學術成果就是因為他們在法律行業內的傑出成就,一如我國一些法學大師級教授也只是一個LL.B.一樣。

毋庸置疑,J.D.在不少國家的官方機構認可中是一個與法學本科相若研究生學歷(postgraduate qualified fundamental law degree),這種在多年前被稱為「學術畸胎」的學位在近年,自國的各種的專業碩士出爐起已獲得廣泛理解。大部份國家均將J.D.視同法科的專業碩士,在中國大陸更是作出了硬性指引,訂明J.D.是一個碩士學歷。
J.D.(或中國大陸的J.M.)的一般修業期是三年,但在香港,由於主要屬於法律職業培訓階段的課程均集中在須要另外修讀的專業法律證書(P.C.LL. /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of Laws)當中,因此香港的J.D.修業期為全日制兩年或三年半兼讀制。

1.3 法律專業共同試 / Common Professional Examination (C.P.E.)

C.P.E.是英格蘭及威爾斯傳統的一個法科資格,儘管很多大學及官方機構均認可C.P.E.是等同一個法學本科的資歷,但實際上C.P.E.並非一個學位。

戰後的英國在社會發展中因律師不足的關係,是以開創出C.P.E.這一途徑供非法律本科畢業的人擠身法律行業的行列。過去,香港亦曾經出現類似的情況,因為對律師的迫切需求,香港大學法律學院亦曾經開辦C.P.E.C.(Common Professional Examination Certificate)的課程,這完全是香港版的C.P.E.,但隨著律師短缺情況不再,甚至開始有律師過剩的勢頭出現,香港早於千禧年前就取消了C.P.E.C.的課程。現時香港的C.P.E.僅餘下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代理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的遙距課程。

一如J.D.般,C.P.E.的入學條件是必須擁有一個非法學的學位,或擁有非普通法法系(Common Law System)的法學學位。C.P.E.的課程是由大學法學院提供的,而大部份C.P.E.課程都會向畢業生頒授法學研究生文憑(Graduate Diploma in Law)的學歷。普遍來說,C.P.E.是被各方理解為與專業碩士類同的第二專業學歷(conversion qualification)。由於C.P.E.學生本身應當擁有本科學士或相等同的學歷,加上以C.P.E.作為法學專業的資歷,因此在法學的進修中理論上並不存在進修者沒有學位的尷尬情況,是以C.P.E.能夠一直作為「類本科」存在於法律學界之中。

C.P.E.的修業期是一年全日制或兩年兼讀制,由於時間緊撮,縱使C.P.E.的科目僅僅包含一般LL.B.中最主要的十來個主修科目,但仍然是以課程密集、課業量重而著稱。

1.4 其他法科專業學位
除了以上三種常見的法科專業學歷,有部份大學會按照其國家法律職業執照制度的具體規定而設立另外一些法學的專業學位。例如英國伯明翰大學就將C.P.E.包含在其Master of Arts in Legal Studies當中,學生畢業後同樣可以享有C.P.E.畢業生所應有的待遇。各地均有部份大學會開辦這些不按常規命名的學位,但其性質仍是和法科的專業學位相同的,有意入讀基礎法學專業的人應自行留意各院校的具體情況。

1.5 關於入學相關事宜
值得留意的是,大部份美國法學院須要申請人有一定的法學院入學試(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 / LSAT)成績,而英國近年亦有不少法學院開始要求入學申請人應考國家法學院入學試(National Admission Test for Law / LNAT)。

二、 法科進階學位

所謂進階學位,自然是指法學本科以上繼續進修的研究院學位(graduate degree)學歷,上文所述的法科專業學位是並不包括在進階學位的範圍之內的。一般來說,各研究院所提供的進階學位可以分為「修課式學位(taught degree)」、「研究式學位(research degree)」和「混合式學位」。修課式學位是指以修讀課程為主的學位,一般以課程習作及考試為考核;研究式學位是指以完成研究習題為主作為考核的學位,學生須就研究課題撰寫論文,通常還需要就論文課題向評審教授團作一次演講並回答評審團的問題,最後由評審團決定該論文的水準是否達到學生所修讀的學位程度,一般來說,結果可以分為「完滿通過考核並准予畢業」、「考核通過但須對論文作出少量修改(minor amendment)並准予畢業」和「未能通過考核,不准予畢業」三種;混合式學位則是修課式學位和研究式學位的結合,學生須修畢一定數量課程和撰寫論文,兩方面均通過考核方能畢業,但通常混合式學位的修課要求和論文要求都比單純的修課式學位或研究式學位的要求略低。有部份大學強制性要求研究式學位的學生修讀教授研究方法或語文等與該科系無直接關連課程,這並不會將該學位性質改變為混合式學位。

2.1 各式法科進階學位

作為進階學位,法學的研究院學位亦不外乎碩士和博士兩種。

2.1.1 碩士

就法科的碩士而言,最常見的可謂被國內法學界俗稱為「老流氓」的LL.M.,即是法學碩士(Master of Laws)。LL.M.可以按上文所述劃分為修課式、研究式和混合式三種,但比較常見的都是修課式的LL.M.,幾乎所有大學都在提供修課式的LL.M.課程。

(a) 修課式
在修課式的法科碩士當中,有部份法學院會專門提供專研另一法系的學位供非該法系系統的畢業修讀,牛津大學就是當中的表表者,它並沒有LL.M.,只有供民法法系(Civil Law,又稱「大陸法系」)法學畢業生修讀的Magister Juris(M.Jur.)和供普通法法系(Common Law System,又稱「英美法系」)法學畢業生修讀的Bachelor of Civil Law(B.C.L.)。前者是專攻普通法的課程,而後者則是專攻民法的課程,值得一提的是,Magister Juris是拉丁文,英文即「Master of Jurisprudence」,而B.C.L.雖名為Bachelor,但卻是確確實實的碩士學位。香港大學法律學院亦設有專供民法法系的法學畢業生入讀的普通法碩士課程(Master of Common Law)。

除了專攻另一法系的法學碩士學位之外,部份法學院有為專攻比較法學(comparative law)研究的畢業生提供比較法學碩士(Master of Comparative Law)學位的傳統,但由於大部份法學院的修課式碩士都只是為期一年的課程,現時絕大部份均已經規定為學生入學時已決定了所修讀的學位。.

修課式的法科碩士課程是最常見的法科進階學位,一般來說,是全日制為期一年、兼讀制為期兩年的課程。法科的修課式碩士課程學生都係以法學專業學位的畢業生為主,但亦有為數不少的非法學專業學位的畢業生獲取錄入讀修課式的法科碩士課程。通常,獲取錄的非法學專業學位畢業生都是對獲取錄課程內容有相關的背景或資歷,例如香港大學的人權學法學碩士(LL.M. in Human Rights)就每年都取錄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權組織工作者,亦有不少會計師入讀主修稅法的法學碩士,當然,亦會有些獲取錄的學生是曾經在其大學時期修讀過有關科目感到興趣並能展示有關才能及知識而獲取錄的。
(b) 研究式,
而除了修課式的法科碩士外,研究式的法科碩士亦不罕見。有部份大學會同時提供修課式的LL.M.及研究式的LL.M.,但更常見的是,研究式的法科碩士學位名稱會按該校的傳統研究學位名稱而定名,例如香港和英國大部份的大學均是頒授Master of Philosophy in Law(M.Phil. in Law)作為法科的研究式學位,亦有一些大學的傳統是頒授其他名稱的學位,例如Master of Letters in Law(M.Litt. in Law),這個名稱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始終還是該學位的內容及性質。
研究式的法科碩士修讀期不一,按照各院校的規定而定。香港三所法學院所提供的M.Phil.均硬性要求至少兩年的修讀期,而其他地方的大學則有些要求一年,有些要求兩年,亦有些是持有修課式法科碩士入讀就只須一年修業期,否則就兩年,也有些大學持同樣規定,但要求入學者必須是該校的碩士畢業生才能少讀一年。具體詳情按個別院校而不同。
理論上,法科研究式碩士的入學要求與修課式研究碩士是並無太大差異的,但在取錄所需要的水平上會比修課式的課程較高,亦較少錄取沒有法學學位的申請者。

(c) 混合式
至於法科的混合式學位,混合了修課式和研究式特點,通常在修課要求上和研究要求上都會略低,否則學生們都難以順利如期畢業。在中國大陸,由於教育制度的關係,所有非專業學位的碩士課程基本上都是混合式的。
值得留意的是,各大學的混合式碩士,其修課和研究的比重並不都是一樣的,有些大學會著重修課,有些則會著重研究。
一般來說,混合式法科學位須要至少兩年全日制的修讀期,也不是沒有少於兩年的,但不是修業要求再更一步下降就是把學生的精神和時間都壓榨盡。而國內的法學碩士基本上都是三年全日制修業期的。

在入學要求方面,混合式的法學碩士也是和修課式、研究式的法科碩士的入學要求一般的,而取錄的標準則和修課式碩士的標準相若,一般不會高於研究式碩士的取錄要求。

(d) 關於入學要求
值得關注的是,在英國式的大學教育制度之下,法科的碩士學位一般只分為修課式和研究式,前者多數會要求申請人擁有不低於二級榮譽(second class honours)的本科學位,後者則多數要求申請人擁有不低於二級甲等榮譽(second upper class honours)的本科學位。而在美國,法科碩士的入學取錄標準雖然學校不一,但以獲普遍譽為最頂級的六大法學院(耶魯、哈佛、史丹福、芝加哥、哥倫比亞、紐約)而言,畢業於著名院校、法學專業學位的總合平均積點(cumulative grade point average)達三(3.0)已是基本要求。

各處鄉村各處例,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入學要求,例如申請入讀中國大陸的法學碩士就需要考筆試和口試。申請人除了需要自行衡量自身條件外,還必須「做好功課」了解清楚屬意院校的要求才能金榜題名。
2.1.2 博士
雖然在學術界進行「博士後」(post-doctoral)研修是十分常見的事,甚至有些人將之視為一種高於博士的程度,但事實上,博士後研修並不是一個學歷,更非任何學位,博士在象牙塔之中已是位於最高階位的學歷。在法科的博士課程中,雖然也適用上述的修課式、研究式、混合式的分類,但筆者孤陋寡聞,至現時為止還未有見過純粹修課式的法學類博士課程,這並不代表沒有,但我敢肯定,就算有也少得可憐。
作為法科的博士學位,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是最重要的,因此,研究基本上是法科的博士課程的必要內容,這並不難理解的。亦因為如此,法學的博士課程在研究的要求上佔有較大的比重。事實上,現時很多法學的混合式博士課程其實就是由往日的純粹研究式博士課程所轉變而來的,亦有很多自稱是研究式博士的課程,其實亦已加入了一定程度的修課要求,成為混合式的博士課程,不過畢業要求還是以研究論文為主而已。這種轉變主要是二十世紀末十年左右開始的趨勢,不單單是法學,基本上所有科系都在向混合式轉變,原因是在大學普及化及學位「泛濫」以後,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亦逾年俱增,這種博士人數的大幅上升難免會出現平均水準下降的情況,因此有人認為是純粹研究式的博士課程畢業門檻大低所致,並主張認設立一定程度的修課要求,博士生當修畢課程、考核及格,方能撰寫論文。基於這種論調所帶來的壓力,不少大學亦為研究式的進階學位制度作出了修訂,當中自然就包括法科學系。

事實上,為法學的博士學位的研讀方式作分類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基本上這些博士課程都是大同小異、沒甚分差,修讀少量課程,然後寫篇「重磅」論文可謂絕大部份法學類博士課程的做法。除此之外,常見法科博士的學位名稱也是有幾種的,分別為法學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 in Law / PhD)、法學文學博士(Doctor of Letters in Law / D.Litt. in Law)、法律科學博士(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 / S.J.D. / J.S.D.)和法學博士(Doctor of Laws / LL.D.)等。頭兩者(Ph.D.及D.Litt.)通常是按院校的學位傳統而定名的,S.J.D./J.S.D.則是美國法學院最常見的法科博士學位名稱,近年其他地區都開始有法學院「移植」了這個學位,例如澳洲及香港。而LL.D.則是一個較為古老的法科博士學位名稱,除了一些沒有為學位訂立英文名稱傳統的大學以所以畢業於法學院的博士均直譯為LL.D.外,其他大學已較少見到LL.D.的頒授,現時,LL.D.只是被用作榮譽博士學位頒授的情況反而比較常見,劍橋大學就是一例,而事實上,榮譽博士只是一個榮譽銜頭,是以並不在學歷之列。另外,如碩士課程部份所述的情況,部份法學院亦有為專攻比較法學(comparative law)研究的畢業生提供比較法學博士(Doctor of Comparative Law)學位的傳統,例如芝加哥大學。

有些法學院同時頒授Ph.D.和S.J.D.或LL.D.,例如印第安納大學伯名頓分校和香港大學等,但各院校對這不同名銜的博士規定不一。例如印第安納大學伯名頓分校法學院的Ph.D.是專門給法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範疇的研究生修讀的,不一定是法學畢業的學生才可以攻讀,而S.J.D.則是給LL.M.畢業生繼續攻讀的博士學位;倫敦大學法學高等研究所給予LL.D.的地位比Ph.D.較高;香港大學法律學院的S.J.D.的研究比重較Ph.D.的輕,但修課要求則較Ph.D.高。雖然這些情況並不罕見,但大部份的法學院其實只有提供一個博士學位可以攻讀。[2]
法科博士課程的入學要求不一,但顯然不會比法科碩士的入學要求低。在美國制的法學院,絕大部份都要求入學者須有一個法科碩士學位,部份頂尖法學院如芝加哥、耶魯等,更言明只招其本校的LL.M.入讀博士,哈佛為了要讓申請人表明決心,更要求應屆LL.M.畢業生簽署如獲錄取為S.J.D.學生則自願放棄其哈佛LL.M.的承諾書。雖然其他法學院或許並沒有明文規定,但美國大部份法學院均只會錄取其LL.M.畢業入讀其法科博士課程。
除了美國,其他國家的法學院入學要求則比較寬容,起碼沒有只招取本校畢業生的規定。在英式教育制度的法學院,法科博士的一般要求是法學類的碩士畢業並擁有一個不低於二級榮譽的本科學位,或者是一級榮譽法學士畢業。在中國內地,一般要求是碩士畢業並通過博士入學考試(包括筆試和口試),但近年亦開始取錄少量表現非常優秀的法學本科畢業為「直博生」(直接攻讀博士的學生)。在德國及法國,一般要求是法科碩士畢業。
大部份法科博士修業年期為全日制三年,但並非絕對。在英式制度的大學裡,大部份大學要求沒有研究式碩士的博士生修讀四個年頭,而有研究式碩士的博士生則只須唸三年。事實上,由於對博士論文的水平有所要求,很多大學都對博士的修業年期採取很有彈性的政策,唸個五、六年才畢業是十分常見的事,甚至十年寒窗讀博士者亦大有人在,可以說,作為象牙塔最高端階位的學歷,絕對是得來不易的。
2.2 法科進修階梯

雖然上文已描述了各學位的入學要求,但這裡還是簡明地說一下:
進修路徑:
. [法學專業學位] → [法科進階學位]

基礎專業學位路徑:
. [高中畢業或其他獲認可資歷] → [LL.B.]
. [非法學的本科畢業] → [J.D.] / [C.P.E.]

進階學位路徑:
. [LL.B.] / [J.D.] → [LL.M.] → [Ph.D.] / [S.J.D.]
. [LL.B.] / [J.D.] / [C.P.E.] → [LL.M.] → [M.Phil.] → [Ph.D.]
. [LL.B.] / [J.D.] / [C.P.E.] → [M.Phil.] → [Ph.D.]
. [LL.B. (1st class honours)] → [Ph.D.]
大致上就是以上這些,詳細還請參見上文及個別大學的規定。
(後記)
關於對法學學位作一個簡介,筆者想寫很久,但不是太忙就是太懶(我承認是後者居多),還有就是我打字很慢,因此老是不想把手上的東西打到電腦裡去。這幾天接連有朋友問及一些法學進修的問題,有想唸LL.B.的,有想唸J.D.的,也有想唸LL.M.和S.J.D.的。有時候看見一些人,想在法律方面進修,但老是不願自己去做些簡單的資料搜集,這是不成的,求學永遠沒有捷徑,再懶也是應該下一點基本功夫的。(我怎麼覺得自己變了個碎碎唸的老頭?)

這是一篇很簡短地略述了法學院學歷的小文章,很適合一些有志於法學進修的人對此作一個初步的了解,也適合一些不明就裡、胡裡胡塗進了法學院唸本科的人認識一下法學教育。

因為我懶,所以就不看上文裡頭有沒有錯別字了,本人是用粵語拼音輸入法的,如果看到有別字,可以從發音上估計正確的字,也歡迎各位指正別字和指教與本文相關的問題。

Sapere K.K. Lee

LL.B. (Peking)

2008年10月7日
[1] 這部份引述之文字乃本人於2008年2月11日編修中文Wikipedia中的「法律專業學位」條目的部份內文,詳文請參見: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B&oldid=6221838
[2] 本段落新增於2008年10月8日。

Friday, August 20, 2010

山西人

李彦宏(山西阳泉人,百度总裁,毕业于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
薄熙来(山西忻州人,原大连市市长,国家商务部长,现重庆市委书记)
薄一波(山西忻州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宁浩 (山西太原人,《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导演)
徐向前(山西忻州人,十大元帅之一)
王岐山(山西大同人,现任国务院副总理)
刘云山(山西忻州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令计划(山西平陆人, 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
谭晶 (山西临汾人, 著名歌唱家)
阿宝 (山西大同人,著名民歌歌唱家)
阎维文(山西太原人,著名歌唱家)
郭兰英(山西平遥人,著名晋剧、歌剧表演艺术家,女高音歌唱家)
郑渊洁 (山西临汾人,童话大王)
贾樟柯(山西汾阳人,著名导演)
貂蝉 (山西忻州人, 东汉美女,有倾国倾城之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徐晃(山西洪洞人,三国名将)
吕布(山西忻州人,以勇武著称,善弓箭,号为“飞将”)
关羽 (山西运城人,三国刘备部名将)
杨深秀(山西运城人 戊戌变法核心人物)
武则天 (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杨贵妃(山西永济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白居易(山西忻州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李世民 (山西太原人,唐代皇帝。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罗贯中(山西清徐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
狄仁杰(山西太原人,唐朝大臣。字怀英)
薛仁贵(山西河津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
蔺相如(山西临汾人,战国时赵国大臣)
关汉卿(山西运城人,元朝戏剧家。号已斋叟)
吕洞宾(山西运城人 ,八仙之一)
郑光祖(山西襄汾人,与关汉卿齐名,号称元代杂剧四大家之一)
白朴 (山西河曲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元曲四大家之一)
霍去病(山西平阳人,西汉名将。卫青之甥,官至骠骑大将军、封冠军候,后任大司马)
卫青(山西平阳人,西汉名将。字仲卿)
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战国四大名将)
司马光(山西运城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李牧 (山西忻州人,战国末赵国将领。长于用兵,战国四大名将)
裴秀 (山西闻喜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图学家)
荀况 (约前 313一前 238),战国后期思想家)
傅作义(山西荣河人,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
杨家将 (山西忻州人,北宋著名将领)
柳宗元 (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王昌龄(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字少伯)
王维 (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
王勃 (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王之涣 (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
乔致庸 (山西临汾人,中国最了不起的晋商,有乔家大院)
华国锋 (山西交城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刘胡兰 (山西文水人,爱国人士)
重尔 (前 697年——前 628年),春秋时晋国国君,即晋文公)
尧 (山西平阳人,古代皇帝)
舜 (山西永济人,古代皇帝)
禹 (山西人,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
赵树理(山西长治人,著名文学家)
扁鹊(山西长治人,赵国名医)
陈廷敬(山西晋城人,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
陈永贵(山西晋城人,前国家副总理 )
温庭筠(801—866),字飞卿,本名岐,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词人。出身世族,为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的六世裔孙。
王缙(700—781),字夏卿,祖籍山西祁县人,盛唐大诗人王维之弟,自幼能文,文辞清丽,兄弟皆 以文学著称。
王维(699—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人,唐代著名田园派诗人、文人派画家。父官汾州司马,徙家于蒲(今永济县),遂为河东人。母博陵崔氏,虔诚奉佛,对其影响很深。
王绩(586—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祖籍山西祁县人,后迁绛州龙门(今河津县)。唐朝著名诗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

山西名人概述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霍光、狄仁杰、毕士安、王琼、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杨业、薛仁贵、狄青,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也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纪信 (?——公元前 204年),赵城(今洪洞县)人,秦末刘邦起义军的将领。
卫子夫(?——前90),汉武帝后,河东平阳人(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霍光 (?——前68),西汉政治家。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冯奉世(?——前39),西汉将领,字子明。上党潞(今山西潞城东北)人。
尹翁归(?——公元前62年),临汾人,西汉著名官吏,以刚正廉洁。
张敞 (?——公元前48年),临汾人,西汉宣帝时大臣。
班婕妤(约公元前48——公元前 6年),西汉楼烦(今朔县)人。
郭泰 ( 128—— 169年),东汉名士,字林宗,介休人
王允 (137——192年),东汉末大臣。字子师,太原祁(今祁县)人。
貂蝉,东汉并州郡(今忻州)人。
张辽 (165——222年),字文远,三国时代雁门马邑(今朔县)人。
徐晃 (?—— 227年),宇公明,平阳郡杨县(今洪洞县东南)人。
贾逵 (173——228年),字梁道,河东襄陵(今襄汾县)人。
贾充 (217——282),西晋大臣,字公闾,平阳襄陵(今襄汾)人。
贾南凤(256——300),西晋惠帝皇后。平阳襄陵(今襄汾)人。
刘渊 (?—— 310年),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304——310年在位。字元海,出身新兴(今忻州市)匈奴贵族。
孙盛,生卒年不详。太原中都(今平遥)人。
郭璞 (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人。
温峤 (288——329),东晋太原祁县(今祁县)人。
石勒 (274——333),十六国时后赵建立者,319——333年在位。上党武乡(分榆社县北)人。
慧远 (334一416),东晋名僧,雁门楼烦(今宁武)人。
法显 (334——420),东晋名僧,平阳武阳(今临汾)人。
王僧辩(?—— 555),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人。
斛律光(515——572),北齐大臣。字明月,朔州人。
薛道衡(540——609),隋大臣、诗人。字玄卿,河东汾阳(今山西万荣西南)人。
王通 (584——617),隋朝哲学家,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裴矩 (?—— 627),隋末唐初大臣。河东闻喜人。
薛世雄(555——617年),字世英,一河东汾阳(今万荣县西)人。
裴行俭(619——682),唐朝官吏,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裴寂 (570——632),唐初大臣。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西南)人。
温大雅(?—— 627),唐初大臣, 字彦弘,太原祁(山西祁县东南)人。
武士 (577——635),唐朝大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王绩 (585——644),唐朝文学家。字元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尉迟恭(585——658),唐初大将。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
柴绍 (?—— 638),唐初将军。字嗣昌,临汾人。
薛仁贵(614——683),唐朝大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 (650——678),唐朝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温彦博(573——637年),字大临,唐初并州文水(今文水县东南)人。
王度 (585?——625年?),原籍太原祁县(今祁县)人,后迁绛州龙门(今河津县),唐初著名小说家。
裴炎 (?—— 684年),唐朝大臣,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宋之问(?—— 712年),唐朝诗人。字延清,一字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人。
张守圭(?—— 739年),陕州河北(今平陆县东北人)。
王翰,唐朝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王之涣(688——742),唐朝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王维 (701——760),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祁县,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杨玉环(716——756),唐玄宗贵妃。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西南)人。
卢纶 (748——约800),唐朝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西)人。
裴度 (765——839),唐朝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人,德宗时进士,任监察御史、起居舍人。
白行简(775——826年),字知退,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
郑注 (?—— 835年),唐代绛州翼城人。唐代名臣。
司空图(837——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永济县)人。晚唐诗人、诗注家。
张彦远,唐末书画家。字爱宾,猗氏(今山西临猗)人。
郭崇韬(?—— 926年),五代时期后唐大将,字安时,代州雁门(今代县)人。
安重诲(?—— 931),五代时后唐大臣。应州人。
石敬瑭(892——942),五代时后晋建立者,936——942年在位。太原人,沙陀族。
刘知远(895——948),五代时后汉建立者,947——948年在位。太原人,沙陀族。
刘崇(895——954),五代十国时北汉建立者,951——954年在位。太原人,刘知远从弟。王全斌(908——976),北宋初将领。太原人。先后在后唐、后晋、后周任职。
慕容延钊(913——969),五代后周及北宋大将。太原人。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人,是北宋有胆有勇,性格刚强的著名武将。
毕士安( 938——1005),北宋大臣。字仁叟,代州云中(今大同)人。
杨延昭( 958——1014),北宋将领。本名延朗,杨业子,称杨六郎。
杨文广(?——1074),字仲容,太原人,杨业之孙,杨延昭之子。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进士出身。
狄青 (1008—— 1061),字汉臣。汾州西河(今汾阳县)人。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
米芾 (1051——1107),北宋书画家。字元章,祖籍太原,迁居襄阳。
王彦 (1090—— 1139),北宋上党(今长治)人。
郭若虚,北宋画家,太原人。
元好问(1190——1257年),金末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忻州市)人。
乔吉 (约1280——1345),也称乔吉甫,字梦符,冀宁路阳曲(今太原市)人。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
萨都剌(约1272——?),字天锡,号直斋,回族。元代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并擅长书画,至今故宫还珍藏着他的两幅名画。
罗薛宣 (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明代平阳府河津人。
乔宇 (1457——1524),明朝大臣,字希大,号白岩,乐平(今山西昔阳)人。
王琼 (1459——1532),字德华,号晋溪,太原人。
麻贵,大同府右卫(今右玉县)人。明代守边抗倭将领之一。曾援助朝鲜抵抗日本侵扰,同朝鲜将领合力作战,将日寇全部驱逐出境。
王家屏(1538——1603),字忠伯,明大同府山阴(今山阴县)人。
傅山 (1607——1684),清初学者。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忻州人。
于成龙(1617——1684),清初大臣,字北溟,号于山,汾州府永宁州(今离石县)人。
阎若璩(1636——1704),清朝考据学家。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
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说岩,清代泽州(今晋城)人。清代大臣和著名学者。是我国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的总裁官。
孙嘉淦(1682——1753),字锡公,清代太原府兴县(今兴县)入。清代大臣,敢于直言争辩,扶正祛邪,不畏权贵,处理多起冤案。
康基洲(?—— 1779),清代太原府兴县(今兴县)人。清代地方官。他在任上“办官事如家事”,善于调查研究,权衡利弊,找出原因,定出措施。在引水灌田、兴学育人、拯救女婴等方面都有政绩。
徐继畲(1795——1873),字松龛,代州五台(令五台县)人,清代大臣。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派。本名毓秀,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
高君宇(1896——1925),“五四”运动领导人。原名尚德,山西静乐人。
石评梅(1901——1928),二十年代著名女作家。山西平定人,毕业于北京女高师。
孔祥熙(1880——1967),山西太谷人,早年经营钱庄。毕业于耶鲁大学。
阎锡山(1886——1960),近代山西军阀、国民党官僚。字百川,山西五台山

山西历史名人一览
(山西名将列表)
前 秦:李 牧
汉 代:卫 青、霍去病、关 羽
北 朝:独孤信、斛律光、刘武周
唐 代:尉迟恭、薛仁贵、张 巡
宋 代:李 筠、王全斌、折从阮
    呼延赞、杨家将、狄 青
    慕容延钊
清 代:任 举、宋世杰
近 代:姚以价、张培梅、傅作义

(山西文人列表)
荀 子、董 狐
法 显、慧 远、昙 鸾
王 通、薛道衡、司空图
王 勃、王 维、王之涣、王昌龄
王 翰、卢 纶、宋之问、温庭筠
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
白 朴、郑光祖、罗贯中
傅 山、阎若璩、李殿林、刘大鹏
赵树理、太原画家

(山西政治强人列表)
前 秦:赵 衰、赵 盾、祁 奚
汉 代:郅 都、霍 光、王 允
    常 惠、尔朱荣
唐 代:温彦博、温大雅、裴 炎
    杨国忠、狄仁杰、裴 度
宋 代:毕士安、文彦博、司马光
明 清:王 琼、王家屏、栗毓美
陈廷敬、徐继畲、孙嘉淦、于成龙
近 代:高君宇、阎锡山

(山西帝王列表)
春秋霸主 晋文公、胡服骑射 武灵王
简襄功烈 赵简子、简襄功烈 赵襄子
鲜卑骄子 拓跋宏、汉国皇帝 刘 渊
汉国皇帝 刘 聪、前赵皇帝 刘 曜
后赵皇帝 石 勒、后赵皇帝 石 虎
后唐太祖 李克用、后唐庄宗 李存勖
后唐明宗 李嗣源、后晋高祖 石敬瑭
后晋出帝 石重贵、后汉高祖 刘知远
北汉皇帝 刘 崇、北汉末帝 刘继元

(山西美女列表)
汉 代:卫子夫、貂 婵
两 晋:贾南风、卫夫人、娄昭君
隋 唐:独孤后、王皇后、武则天
    杨玉环、虢国夫人
宋 代:李三娘、折太君
近 代:石评梅

Sunday, August 15, 2010

工程与服务采购对联营体的要求

杨大伟 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驻中国代表处采购组资深专家,1996年7月至今在世行驻中国代表处采购组工作。
  1990年~1991年,借调财政部世行司参与起草、修改和翻译第一套世行贷款项目招标文件范本,负责起草了世行贷款项目土建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并参与了范本的修订和翻译。

  1982年~1996年6月,在原水利电力部鲁布革工程管理局合同管理处和中国水电顾问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施工处、外经处就职,参与中国世行贷款第一个土建国际招标项目鲁布革水电站C1合同和日元贷款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及其他国内项目的招标等工作。

  1999年~2003年期间,曾参与《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的国际研讨会和培训。
何谓联营体
  联营体投标和承包工程施工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和施工中正常的市场活动和行为,在国际、国内各行业的招投标活动中和工程承包市场中,均被广泛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国际惯例。联营体也有联合体、合营体、联营公司等称谓。
  世界银行2004年5月的标准资格预审文件对联营体的定义为:一些公司组合其资源和技能形成一个联合体,作为某大型或复杂合同的“承包商”,各公司(联营体成员)共同地(Jointly)和个别地(Severally)为该联营体个别成员撤出合同后承担实施合同的法律责任。
  联营体投标与合资或合作的生产性企业有所不同。合资或合作企业一般指以合资或合作企业的名义正式注册登记,有公司名称、章程、法人和法定地址的企业。如果有关法律、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没有专门要求,联营体投标时不知道能否中标,即使中标,此次承包或许仅为一次性行为,投标时可以不注册登记。上述世行对联营体的定义中,没有强调是否需要注册,主要依靠联营体协议来共同地和个别地承担联营体对业主的合同责任、权力和义务。如交税,由各成员按照法律规定分别向税务局缴纳。
投标保证金须联合出具
  世行贷款项目2006年5月土建工程标准招标文件对联营体提交的投标保证金有如下要求:联营体的投标保证金应该以递交投标书的联营体的名义出具。如果在投标阶段,联营体还没有合法组成,其投标保证金应该按照投标须知的规定,以联营体意向书中的所有未来成员的名义出具。
  在实施过程中,国内有的联营体曾遇到出具投标保证金这方面的问题。有的银行不能为在本行未开户的承包商出具保函,而联营体各成员往往又不在同一银行开户,在这种情况下,投标保函既没有以联营体的名义出具,也没有提到联营体各成员的名称,使联营体各成员共同地和分别地承担责任,因而,往往只由联营体的一个成员,通常是联营体的主办方出具。这样的投标保函在世行贷款项目招投标中是无效的,除非联营体各方在联营体协议中使联营体各方均对投标保函共同地和分别地承担责任。无效的投标保证金在开标后不能修改,这就造成了这些联营体的投标书成为实质上不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文件而被招标人拒绝。
“国内”投标人有优惠
  世行贷款的政策是鼓励借款国发展本国的承包商、制造商和咨询服务公司的能力。低收入借款国(人均国民收入低于世行公布的标准,目前为800多美元)的土建工程承包商参与本国世行贷款项目国际竞争性招标时,在评标时可以享受7.5%的优惠,即国外投标人的最低评标价必须比国内承包商的评标价低7.5%以上,才能中标。
  国内投标人如果要享受世行贷款项目评标所给予项目所在国国内投标人的评标优惠,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如果贷款或信贷中规定国内优惠将适用于合格的国内投标人,雇主打算对本资格预审下的合同使用这一规定,资格预审文件和随后的招标文件对此应做出相应规定。
  国内投标人是指满足以下标准的投标人:单个公司投标在借款国注册、借款国的国民拥有50%以上的所有权、不将不含暂定金合同价的10%以上的项目分包给外国承包商。
  国内联营体投标,是指单个成员公司应该满足国内投标人的所有要求,且联营体在借款国注册、联营体不将不含暂定金合同价的10%以上的项目分包给外国承包商。

http://www.ylbid.cn/Article/zhence/ywzs/200709/1896.html

Tuesday, August 10, 2010

寂寞少妇-苏美

2009-12-22 00:42:12 来自: 苏美

 我人浅淡,爱好很少,又尽是看书、写字这些单打独斗的项目,大学念的是准女校,毕业后,又去大学当老师,社会交往少的很,所以朋友也特别少,而且各个都根正苗红,不是高中同学就是大学同学,再不就是同事。而真正的密友,特别特别少,几乎是死一个少一个。而这些密友里,男性是一个也没有。如果非要算上一个,就是耳东陈,但他已经沦为我的丈夫了。

  我属于这么一类人:流行的说法是缺乏亲和力,文学的说法是疏离,直接的说法是比较死相。结婚前没什么人追求我,我也没觉得非需要一个男人做伴什么的。但那时候我过的稀里糊涂的高兴。后来遇到耳东陈,觉得小伙还行,就结婚了。我的婚讯,大多数人都认为很不可靠。她们曾坚信我只有当个老姑娘这么一条出路。但是我要说的不是悲惨的从前,而是光辉的现在。

  我结婚以后,男人缘突然好起来了。三天两头就有各色中年男人跟我推心置腹,把我想象成一个略有文采、稍具风骚的寂寞少妇,然后随时准备好挺身而出,解救我与水火。所以我今天就来说说关于寂寞少妇的一切。

  一个女人,一个结婚女人,如果很寂寞,你猜猜看,会是什么原因。以下有备选答案:

  1. 老公挣钱太少;
  2. 挣钱少床上还不行;
  3. 床上不行还有外遇;
  4. 外遇的对象还是个男人。

  这组答案,合情合理,随便拿出哪个,都言简意赅,很有说服力。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的女人,这就是中国男人眼里的女人。

  你打开电视,不是丰胸的,就是减肥的,再不就是丰胸同时还能减肥的;打开广播,不是“梦幻可视无痛人流”,就是“重整山河打造完美女人”。时间长了,你会觉得这个国家的文字,特别不值钱,特别下贱。受这些汉字的连累,这个国家的女人,也显得特别不值钱,特别下贱。好像这个国家的女人,全都只待在双人床上,什么都没穿,急切地等着人品胸评腰。这就是我不喜欢这个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常有种感觉,就是这个国家的语言,已经和土地上的生活,完全脱离了。落实到女人身上,就是能指和所指,完全是背道而驰。

  在这片土地上谈论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记一个基本事实:这是农业中国,这是乡土中国。这是乡土中国的女人,是日韩粉底下的中国皱纹,是欧美服装下的中国赘肉,是金元春药下的乡土疾病。这就是中国女人的事实,这就是我的事实。这是个如此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社会:既没有社会主义的铁饭碗,也没有资本主义的高福利,既没有宽厚的历史可以倚靠,也没有清晰的未来值得期待,宗法道德的大巢倾覆而下,家庭已经无法提供基本的安全感;男权社会的排挤,工作也不能提供庇护。个人被抛弃了,在任何庇护之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进退失据,无法自处。

  有谁说出这些女人呢,它们说着丰胸减肥整容抽脂,每一份杂志上封面上都有一个不知所谓的女人。它们肆无忌惮的谈论着性,尺寸,体位,以为这就是剪鞭子放缠足了;它们把女人身体的个个部位昭显于众,堆砌在香车美酒和那些浮肿的男人身边。黄金周围。女人们烟视媚行,像足了冒牌的上海滩舞娘。

  我还没见过有哪个国家,像这个国家一样,把女人当牲口看,还不给草料。
  羞耻,我常常一腔羞耻。
  一个自诩儒雅前卫的中年男人,他说:中国女人的问题,是太在乎男人的看法了。我咬着后槽牙冷笑。我抽你一耳光,只是因为你的脸太合乎我手掌的尺寸了。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里有个情节,女主人公在船上遇见一个男人,该男人错认为她爱上了自己,很想沾点便宜。事实上她并不爱他,甚至有点轻蔑他,也知道他不爱自己。但故事的结果很有意思:她顺了他意,并没口出恶言。这真是个好故事,好的就像不是一个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明显的科幻小说都有人信以为真,还感动的鼻涕眼泪的——哪个男人敢相信《一个人的战争》。

  再说说我这个寂寞少妇。耳东陈很爱球。他上大学时,大约每天都要踢球,否则就难受,非去跑一身汗,就舒服了。现在结婚了,这个习惯看不出来有改变的迹象。他每天要工作、念书、写论文、赚钱和我饮食男女柴米油盐,但还是拼了命要挤时间去踢球,就算踢不了,也要在电视上看人家踢,哪怕是半夜一个人,也要看。我从来不会试想,有了我,他就会不需要足球。这简直不言而喻。就像大力水手不可能不吃菠菜、咖啡猫不会减肥一样不言而喻。我寂寞与否,这跟结婚与否,先生爱我与否,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你知道,双人床并不能解决所有欲望,你还知道,男人从来就不曾也不会是女人的一切。
  现在我是一个少妇,还会时不时的寂寞一下。我很抱歉。每一个女人都会从少女变成少妇。就像宿命的大手,猛的攥住我的八字黄笺,攥得我一身褶皱。但是很快,我就会变成寂寞的中老年妇女,寂寞的老奶奶,最后是寂寞的一把骨灰。我很期待。因为那时,这些称呼都不会再打扰别人了,甚至都不会再打扰我自己了。

 
2009-12-23 23:25:56 来自: 波兰街
聊天说起暗恋。突然想起很多暗恋。那就索性说说暗恋。
俗话说“十八无丑女”,每当校园里有清冷的女学生,把三十块钱的衣服穿的蜿蜒曲折,我就感慨青春无敌。对一个女人而言,美貌是无路可通的天堂,基本上难以指望;但青春却好比洞口大开的地狱,只要你敢活,早早是要经一遭的。
当然,如你所知,我又要开始胡扯我耗在癌症楼里的青春岁月了。事实上,我的青春岁月比这还煎熬。比如毕业后第一个春天,早上消化科主任才给我爸下了死亡令,下午我就收到了情书。命运亲我一下,抽我一耳光,抽我一耳光,亲我一下——生活对我从来都是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但谁能跟死亡拧巴呢,我和我妈都哭成泪人了,还得哭着救人。又做手术,往里送人时哭,人平安出来了,也哭。哭来哭去,没空看情书,展开看了看名字,不认识,撕碎了扔马桶。
我当然不是美女,最青春时也就刚好能看,但驾不住工作对象是交不出作业、发不了文章的纯理科年轻硕博士,荷尔蒙浓度高,抑郁浓度更高。他们吃什么都饿,睡多久都困,啥节都过,啥酒都醉,逮着啥人都想揍一顿,日日夜夜耗在实验室,一面保证不死,一面还在SCI上不停发论文,同时,还要给女人写情书——操,山水轮流转,上够了女校,今天终于轮到老娘我上场。
装上了,扮上了,身段上了,台搭好了,胡琴扯上了,却迈不动步,却没词了,心底里哗啦哗啦荒草乱长。
这不是演戏。这是真的。同病室的人,昨晚还在稀稀拉拉喝一口面汤骂儿女,第二天一早去,窗明几净,消失无踪,跟变魔术一样。心疼的不忍看我爸。生活对他只有一手,而且这一手非常、非常、非常的硬。
我整天穿梭在越来越厚的病例当中,我妈瘦的只剩80斤,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我第一次觉得害怕。我毛骨悚然。这害怕好比在枪口前举起双手徒劳的抵挡。我开始背病例,我怕我妈哪一天突然什么都忘了,像是机器超越极限后突然死机。那种死机是物理性的,她徒劳的命令着自己的身体,可它顶不住了,它崩溃了。我妈的精神是不会崩溃的,她严禁任何东西死在她眼前,她敢把沙漠种满白菜,为了女儿,她会把自己的尸体从坟墓里拖出来,喝令它不许倒下喝令它继续往前走。
别说爱我。别说爱过我。你们脑满肠肥、你们顾盼自雄、你们见风使舵、你们得陇望蜀的爱啊。
我结婚后,好几个人都卖乖的惊呼,你怎么就结婚啦我可是一直都暗恋着你的呀。我心里冷笑,你暗恋你的关我屁事,要恋滚远恋,别遮着老娘的阳光。
不太白说:能快递的都不是好东西。我说:能张嘴就说出来的都是假东西。
当然也有没说的。这个人去了我的婚仪。他安静的坐在角落里四边不靠的一桌,我和耳东陈敬酒到他这里,互相递个眼色,不知道他是哪边的宾客,也没个称呼,一时都晕了。
甘肃的婚酒要新娘子敬上,客人们必是三推四阻,逗趣半天,才款款喝了。我向来懒得应酬人,耳东陈的宾客们都是军人,酒量大,规矩多,善扯蛋,我俩都不胜其烦。我画着大浓妆,穿着紧的要死的旗袍,没吃饭,还颤巍巍踩着危险的高跟鞋,耳东陈则被理发师吹了个八十年代的爆炸头,发间还挂着五色彩纸,别提多气人了。一大早5点化妆师擂我的门,我的火就上来了,到了堵门,耐心几乎到头,看那些姑娘婆子们欢欣鼓舞的堵门,唱歌谣,要红包,我恨不得上去把她们一手雷轰倒,撕开门杀下楼把自己扔进婚车里——操,搞什么搞。我还想象到耳东陈在门外对兄弟们朗声大喝:“好嘞!哥儿几个!咱尽力了,走人!”然后撕下领带解开衣扣,跟他那些狐朋狗友,跳上花车,打开啤酒,乒乒乓乓的敲着车顶,鬼嚎鬼叫着穿过整个城市,快乐的庆祝从坟墓里死而复生。——总之,我在肚子里骂娘骂了一万遍,如果自己不是新娘,早拎着高跟鞋,栽进角落里,翘着二郎腿把自己灌醉拉到。
我也是军人世家,有点军人的横劲儿,好容易到了角落这桌,跟自己喊号子:一,二,三,咬咬牙就过去了。我对着这位陌生客人刚端起酒杯,还没开口说话,他仰脖子就干,干了就坐下。我和耳东陈又互递一个眼色,更晕了。心里只一飘,就被乱糟糟的应酬冲散了,再有空看时,人已经不见了。
晚上看礼单,一个名字跳进来,是他了。他的贺仪很得体,混在人名里安安静静的。
他从来没有打扰过我。我不看他,他也就不开口。唯一一次是某个夜里,他打电话过来,时间晚的不成体统,我压掉不接,他又打过来,我又压掉不接。他再打,我再压。我们都心知肚明,那时我还没遇见耳东陈。
我就是不接,他就再不打来了。我离开兰州好多年,他会在我生日时发短信过来,问我的剧本如何了,说他终于博士毕业了。我们之间什么都没说过。有一次,我总觉得我亏欠他,在西安遥控我妈在兰州给他介绍个好姑娘。他拖了很久很久才去。回来给我一条短信,说去你家了,看到你妈了,看到你爸了,还看到电视柜上你的照片了。事情当然是没成。我对他印象很模糊,因为是夜里上课,依稀想起夜色里他曾经和另一个他的同学跟我走了一段路,问了几个问题。他同学话很密,他很大方,话倒不多。
这是唯一一个配暗恋我的人。他不卖乖,不轻薄自己,不轻薄我,不轻薄过去,没有把它像瓜子皮一样吐在茶余饭后的小酒馆里,以助谈兴,像精液射在狗脸上。那暗恋只属于他,连我都没权力去碰一碰。其他人那些,来来往往,有些成了科学家,有些成了娱记,有些成了艺术员,有些正在放高利贷,他们当中有些单身,有些已经当了爸爸,那些人,在我的生命里,什么都不是,连名字都不配留下。
那个娱记某次来消息,说爱我很深,我回复说借我五万块。他立刻电光火石的消失了。

那个科学家某次来消息,说爱我很深,我回复说你老婆怀孕了吧。他居然还反问我:你怎么知道?

那个当爹的某次来消息,说我是他的红颜知己。我回复说是啊,红颜不敢当,知己是肯定的:知道你没争到的官职,你缩了水的存款,你治不好的阳痿,不再需要你的妻子,不再崇拜你的孩子——是的,我当然是你的红颜知己。
女人自私,虚伪,虚荣,堕落,索求无度,男人贪婪,无耻,卑鄙,丧尽天良。但别恶心爱。谁也别装蛋白质,谁也别装新鲜空气,谁也别装救世良药。大家都在失控的欲望里挣扎,彼此只看谁先死的体无完肤而已。破产的自我经营,破产的婚姻家庭,破产的自尊心,破产的算计,都是自己没擦干净的屁股,和爱无关,和暗恋无关,和谁都无关,只和自己有关。别说爱,别说喜欢,别说暗恋——每听见一次,我就听见耳光响亮。大家都不是什么好货色。我们都知道,我们只爱自己。我们拿自己感动自己,我们肯定也被自己感动了。但,这确实太恶心了。

Friday, August 6, 2010

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

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7年11月11日

今天早上看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词“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开始没有反应过来,后来突然醒悟,这是指“人民民主专政”。
我觉得这个短语很有问题。democratic的意思是“民主”,即人人参与的统治。(参见我以前的文章《谈谈-cracy》),而dictatorship的意思是“独裁”,即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统治。这两个词明明是反义词啊,放在一起算什么意思呢?一种统治怎么可能既是人人参与,又是一种独裁呢?
“人民民主专政”这个词是被写入宪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显然,宪法没有定义什么叫“人民民主专政”。根据1949年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根据这个定义,中国是一分为二的国家,如果你属于“人民”,那么这里就是民主国家,如果你不属于“人民”,那么这里就是专政国家。
很显然,如果你希望生活在“民主国家”,你必须属于“人民”。那么,什么样的人算是属于“人民”呢?毛泽东在同一篇文章中也作出了定义:
人民是什么? 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于是,我们知道要想在中国享受“民主”,我们必须属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一员,否则就是专政对象了。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人民”身份的鉴定,谁说了才算数?谁可以认定你属于“人民”?
很遗憾,同中国的大多数口号一样,“人民”是一个涵义模糊,可以被灵活解释的词,而最终解释权恰恰掌握在那些握有专政权力的人手中。事实上,在中国现代史中,某些人一会被称为“人民”,一会又成为“专政对象”,这样的事例简直不胜枚举。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所谓“人民民主专政”是一个不确定的制度,而这个不确定的制度被写进了《宪法》第一条。你不知道,一觉醒来,自己会不会成为“专政对象”,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一点。你的民主权利是脆弱的,《宪法》保证的是可能对你实行专政。甚至这个国家可以对外宣传是民主国家,对内实行专政统治,这一切在“人民民主专政”这个被写入《宪法》的概念保护之下,完全都是合法的。
于是,我们明白了,只有绝对的、人人都可以无条件享受的民主,才是民主;相对的、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民主,不是民主,而是专政。更恶劣的是,这种专政还要伪装,称自己为民主。
就像我以前在《自我与自由》中写过的一段话:

只有所有人都有人身自由,你才会有人身自由;只有所有人都有言论自由,你才会有言论自由;只有所有人都不会因为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遭受歧视时,你才不会遭受歧视。

因此,只有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民主,你才能享受到民主。只有真正人人有份的统治,才是民主统治;那些小团体、排他性的统治,不管叫什么名称,有没有“民主”两个字,都属于专制统治,是封建君主制的延续,属于是被人类历史淘汰的政治制度。
(完)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7/11/what_is_the_people_s_democratic_dictatorship.html

Monday, June 21, 2010

于建嵘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各位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一个和谐的中国走向世界”。

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这个演讲会的主题是”新新中国,走向世界”。而什么才是”新新中国”呢?主办方在这个会议筹办时提出了一个命题,就是希望提倡民众要”不抱怨”,甚至还想在中国推动一个什么”不抱怨”的运动。对此,我心中充满了疑虑。

在我看来,我们今天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不是民众可不可以抱怨的问题,而是为何抱怨的问题。前不久《人民日报》下来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刊物,约我写的一篇文章。当时我在河南的洛阳调查,他们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在这篇文章讲一讲的官员和民众”都不容易”的问题,而且重点要讲我们的人民应体谅政府和官员不容易,让我们的人民体谅国家领导人”不容易”,并就这样官员和领导人看了后就会高兴,也有利于社会和谐。我当时是这么回答说的:”官员不容易是事实,如果官员感到干不下去了,可以下台啊。从来没有求着他们来管我们。”我们民众可以理解你们官员的某些做法,但是官员不应该以此为理由让我们不抱怨。所以我说,这样的文章我不写。他们又跟我谈说我们还是希望你写一篇文章,说现在中国社会发生了这么多的问题,能否让我们的人民知道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相互理解的社会。我说,这一点是不错的。但是一个国家的安定首先要民安定,而民要安定首先关心民生,假如一个社会都不关心民生,假如我们的知识分子都不看到民间的疾苦,你要民众如何理解呢?我们只要走近真实的中国社会,我们离开上海大都市白领阶层的生活,你就会感觉到各种抱怨充满了中国社会。如果有机会,我建议你们可以看一看石首事件的录相,你就会感觉到几万民众用砖头,用愤怒面对我们武警的时候,我们难道说一说你们不要抱怨,你们要理解政府,你们要克制就行了吗?不行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我们民众不理智,而更需要去研究民众为何愤怒,为何走向街头,为何敢于与武警对峙。甚至可以说,面对社会不公和腐败,抱怨是民众的一种权利,他们有权抱怨。作为执政者或学者们,没有权力去指责我们的民众抱怨,而是要想办法去改变它,要让我们的民众不产生或少产生抱怨。

那么,如何才能使民众不抱怨或少抱怨呢?我讲两个故事,也许对大家有所启发的。

第一个是有关河南洛阳一个老太太的故事。最近几年我在调查地下教会或者叫做家庭教会。去年,我到了河南的洛阳,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我见到一个家庭教会聚会点的联系人。她是一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家里已经没有别的人了,就她一个人了。家庭非常的贫寒,什么都没有,但是她的家里却是一个聚会点。看到她老人家生活很艰难,我感到很辛酸,但她本人却非常乐观,总是笑容可掬。我对她讲:”你老人家生活这么艰难,每个礼拜天都要做这么的活动,而且你心里充满了快乐,心中永远那么释然,为什么呢?”她这么告诉我的,她说:”我当然快乐,因为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你看一看天上飞的鸟都有生活,上帝那么关心它,难道上帝不关心我吗?”她说,我今天所面对的困难,所有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所以她不抱怨。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老太太面对苦难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我在许多信仰宗教的民众那里都看到过,他们把现在和未来都交给了他们的上帝或神。

问题是,我们中国人的大多数并不信仰宗教,我们不知我们的上帝或神在什么地方。我们很少去思考人生终极的意义,我们更多的是现世主义者。因此,我们也就很难要求我们的民众从上帝或未来世界中去寻找到内心的和谐和平静。我们只能站在这个充满了不平的世俗世界,惊叹天上的飞鸟的快乐了。

第二个故事是我在台湾访问的经历。2004天我应邀到台湾去访问。台湾的邀请方给我的条件是在大学做一个演讲,然后可以进行15天的旅游、参观。当时我向邀请方提出一个要求,我说:”你能不能这样,我讲完后,你给我一张地图,你派一个司机,在派一个买单的,我说走什么地方就走什么地方行不行?”他们说,没有问题,你随便走。于是演讲完之后我从台北走到台南,我问所有见到的台湾老百姓一个问题。

“假如官员把你的房子拆了,怎么办?”99%的人回答说不可能,没有我的同意他怎么敢拆我的房子呢?只要这个房子是合法的房产当官的不敢的。我说假如拆了怎么办?他们会告诉我,到法院去告拆房的人,法官会依靠法律给我判决,而且是判他们赔很多钱。比如是合法并且是我同意拆是10万块钱赔偿,而不经过同意,法官就会判他赔100万。

我接着问:”假如法官不依法判决,怎么办?”人家又回答我说:”不可能”。我们的法官在很多问题可能腐败,但是只有我有明确的产权和证据,他不能也不敢腐败。

我接着问:”假如法官腐败了,怎么办?”他们会说,我找我的议员去告他。我的议员就会来进行调查,我的议员调查之后会就会开新闻发布会,我的议员就在议会提出建议,这个法官和这个政府官员麻烦就大了,他们呆不下去了,他们就完了。

我接着还问:”假如议员也腐败了,怎么办呢?”我一问到这个假如的时候,人家很讨厌我了,说你这个大陆人怎么那么多假如?没完没了的假如,议员再腐败,也会特别高兴管我这个事情。因为议员就是希望发生这个问题,因为有了这个问题,议员只要进行了调查,再经媒体一报道,这个议员就会成为英雄,成了英雄不仅可以当县议员、国会议员,最终还有可能成为阿扁。我说我不相信,议员也会腐败的,会不管你们的事的。他们说不会的,不信可以试一下。一般台湾的老百姓家里面有名片,收的最多的名片就是议员联系卡。我就要他们给议员打电话,一打电话,议员只要在不远的地方马上就会赶到。台湾的基层议员一来,一般都很兴奋,问遇到什么问题,都表示会为选民主持公道。

我接着还问:”假若议员就不是管你的事了,怎么办呢?”。台湾的老百姓告诉我,这很简单,下次选举时不投他的票,让他当不了议员就完了。

我在台湾的访问经历很短。却让我想了很多问题。台湾社会也许存在许多问题,但由于初步建立了民主制度,实现了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转型,台湾老百姓对整个体制有一个基本的认同。他们也许对某个领导人或某个政党不满,有很多抱怨,但不会对整个体制不满,甚至想推翻它。其实我走过世界很多地方。在一些现代民主国家,民众对待我的问题都有基本相同的答案。今天为什么讲台湾,因为我们往往以许多理由,以我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来否定一个现代的社会制度。台湾跟我们有着一样的血缘,一样的文化,基本相同的文化,为什么台湾民众有那么多”不可能”,而我们却不是这样呢?我总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要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利。确权特别是对财产权的确认很重要。现在我们大陆在这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你不要认为什么是你的,那个房产证是没有用的,我们知不知道哪一天拆掉吗?不知道。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房子就被拆掉了。我们的农民的土地,说是”集体所有”,可在许多地方已沦为了少数人所有,搞一个什项目就让农民无地可种,无业可就,可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我们的工人在工厂工作了几十年,突然说改制了,你就得下岗而且什么也没有了。这样的事,到处都是啊。今天在座的提倡要民众不抱怨的上海学者白领们难道不知道吗?事实上,上海也有的。最近我在做一个纪录片子,其中一个故事是有关一个上海女市民到北京上访的。她跪在地上说:”天啊,给我房子,我要一个地方安身,我在生存啊”。假如我们一个宣称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连我们老百姓最基本的权利都不能保障的话,我们有什么理由让我们民众不抱怨,让我们的民众理解我们的政府。我们没有这个理由。我今天在这里要告诉你们或我们的当政者,你要让你的人民不抱怨,你要让你的人民对你理解,你要让你的人民不走上街头,你首先给明确和保障他们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不是封建社会给予他们的权利,而是现代社会的公民权利。没有这一点,请问我们有什么理由,我们有什么资格,让我们的民众不抱怨?没有!

第二,要有权威的司法制度,要让司法成为民众权利救济最后的底线。一个现代社会,社会成员之间或民众与公权机关发生了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权利被侵犯了,得不到应有的救济。假如我们的司法不能保障民众的法定权利,我们的司法不能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底线,我们有什么资格和理由要那些权利受到损害的民众不抱怨呢?事实上,我们今天司法体制存在许多问题,我们的民众已不那么相信司法能给社会带来公平和公正。无论一个什么样的判决,当事一方都有可能告诉你,”我不服!,因为司法腐败!”为了这个不服,公民选择上访,选择进京寻找大领导的上访,他们中有人为”领导批示”在北京坚持数年。而我们的执政者却对信访这种典型的人治制度津津乐道,甚至把其当成主要的社会救济方式。而现实中,民众则在长期的上访中因被劳教或送进精神病医院失去了对国家司法的最后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的民众”不抱怨”就相当于给他们麻醉剂。是不理要求我们的民众被打左脸,还把右脸给你吗?这是不行的!我们要抱怨这个不公平的司法制度,而且不仅仅是抱怨,我们还要抗争。因为有了这个抱怨和抗争,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公平公正而有权威的司法制度。

第三,要有真正的代议制度,让我们的人民代表真正能代表人民。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直接管理这个国家和社会,我们需要自己的政治代表。现代民主制度中的代议制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我们可以通过选票决定谁来代表我们的利益。这种制度,我们有吗?从行文法来说,我们是有的。但现实中,我们现在还没有。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有多少参加过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你们投了谁的票?我不知道谁是我的代表?我们只知道有三个代表,但是我不知道我的三个代表在什么地方?我们需要改变,假如这一点也不能改变,你怎么叫我们的人民不抱怨呢?你在中南海要求全国人民不抱怨,你在复旦大学告诉大家不要抱怨,还开展不抱怨运动。我告诉你们,不改变这种制度性的缺失,民众就会有抱怨,而且也不可能有什么不抱怨的运动。

第四,要有一个开放的媒体,让民众的抱怨有正常的宣泄。假如今天我们所有人都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只能在家里抱怨,可能最后走向街头,用大砖头表示他的抱怨。为了让我们的民众不抱怨和不走向街头,我们就需要给他们抱怨的机会,让他们有正常的渠道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而不是给他们一个类似鸦片的”不抱怨运动”。

我说的这些观点,主办方也许不高兴,没有关系,下次不请我。而且,我认为主办方也不会不高兴,因为你们主张不抱怨。那么请首先不抱怨我,假若这一点也做不到,那就很难说得过去了。而且,我也并不是为了与主办方作对。我讲这些,实际上就是在表达我们这个社会应如何对待弱者的情绪,特别是制度建设方面的内容。这实际上也一个大国应的。今天上午几位演讲人都提到了中国已成为了大国,而且正在走向世界。我则认为,如果我们没有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何来的大的国呢。中国社会的软实力在什么地方?首先在于我们的制度建设,在于我们人民对我们制度的认同。假若我们的民众有一天告诉你,无理拆迁、司法不公、被代表等等都成为不可能时,我们才有资格说中国已有成为一个大国的可能。这就是我们的实力,这就是中国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真正的实力。
谢谢各位。


主持人: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问:其实我觉得教授讲的抱怨和不抱怨实在太好了,听了以后觉得特别的爽,因为我特别喜欢打太极,我觉得抱怨和不抱怨就是太极一边阴一边阳,而老师讲的制度和权力就像中间的二次函数一样,抱怨和不抱怨,说不抱怨也是抱怨,就在一线之间的,就是要明确一个制度,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想提一个问题就是刚才老师说中国没有宗教,我忘记哪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中国的儒教就是一个教?我想请你回答这个问题?

于建嵘:我理解的宗教应该有一个终极关怀,中国的儒教没有终极关怀,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规则,所以我一般认为这种东西能否称之为教可以讨论,即关于终极关怀的问题。道教有终极关怀就是长生不死,它的信仰就是人可以成仙。我讲中国主体文化中没有宗教,不是讲没有信教的人,中国信基督教的人据我们调查有6000–7000万人,难道说他们不是中国人吗,问题在于中国主体文化中没有包含一个终极关怀的意义。我是这么理解的。谢谢你。

上海笑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杨晓:于教授我们昨天已经聊了一些,你刚才讲的我觉得我能够接受,你说要通过抱怨来采取行动,行动跟抱怨的区分,你的标准是什么?

于建嵘:我没有鼓动老百姓通过抱怨来改变社会。

杨晓:你觉得社会有不公,去提升的方向,更好的方向,采取行动,比如发言的时候,如果我发言跟我抱怨有什么区别?

于建嵘:从杨老师的表情来看,她对我批评他们开展不抱怨运动,没有抱怨。我是这么看的,我认为抱怨不抱怨是民众的一种情绪的反应。执政的人或者知识分子应该更多的去理解老百姓为什么抱怨,而不是说你们都不要抱怨。我说知识分子应该去研究民众为什么抱怨?为什么走向街头?为什么砸你的市政府,为什么打警察?执政的人要知道,我应该怎么改?改到老百姓对我认同,改到老百姓说我真的执政为民。实际上很多人可能了解,中国的民众是最没有抱怨心的,你看看我们的农民,你到中国的农村去看看我们的农民,你不对他进行剥夺他就谢天谢地了。他们最没有抱怨心的,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人有抱怨?因为你抢了人家的土地,你拆了人家的房子,难道还不让人家抱怨吗?我们知识分子要做的不是今天在这里论道,让老百姓不抱怨。我昨天看到杨老师时,就做了两个判断。我说杨老师你是有宗教关怀的人。她说是的。第二你是一个生活过的很好的人,所以杨老师充满着一个心态即我不需要抱怨。我今天在这里讲,我们面对中国民众的苦难,我们知识界不应该对民众发起呼吁不抱怨,甚至开展不抱怨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去研究和理解今天中国民众的苦难,我们对当政者说,你们怎么改变你们的制度,使我们民众不抱怨,而不是自我麻痹。

问:于教授你讲的非常好,我是上海工业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我叫吴冬,从今天你的讲话当中使我想起当年龙应台有一名言:”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我只是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像你这样的知识分子,现在有独立的看法在中国是不是一个主流?第二我们现在的执政者对你所讲到的一些问题和指明的方向有没有在短期能实施并且引进西方政治制度的可能性?谢谢!

于建嵘:两个问题都不好回答,律师和别人不一样。第一我不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知识分子,所以我没有办法判断中国有多少象我这样的人。真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心里想什么说什么,所以今天我对会议主办方发起的不抱怨运动进行了批判。如果今天有所顾忌的话,我可能不会这么讲,我可能讲的比较克制。但是我觉得没必要,因为杨老师已经说了她不抱怨,她抱怨的话最多下次不请我。所以对执政党是否会听我们的,我也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关于引进西方制度就更不好说了。以信访制度为例,我曾经与中国的信访高层有过很多次正面的冲突,很多媒体登过,包括国务院法制办人有过冲突。我改变过什么?什么都没有改变?我只是心中充满了忧虑,我只是说我们可以仰望星空,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包括今天会议主办方发起的不抱怨运动,尽管我这样批评了,人家要发起还是要发起的。我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依然说出我心里所想的东西,这是我的看法,谢谢你。

问:于老师你好,刚才听了你的关于抱怨与不抱怨的讲座,我觉得很感兴趣的,关于你所倡导的四种机制,我个人认为前三种我们也在做这个事情,相比第四种开放的媒体,我觉得相比前三种可能产生的效果会慢一点,近年来我们对新闻媒体报道独立性的开放,包括央视新闻也是这样已经在改了,即增加突发事件的报道,但是一些群体事件往往都是一些网络媒体的报告最后才引起官员的问则追究,现在我们的媒体和论坛也开始关注这些事情,我们现在关注细致到什么问题,比如你白天开什么会议?抽什么烟?晚上喝什么酒?甚至晚上跟谁睡觉都深入的揭发一下,我觉得我们改革的突破口还是媒体独立的报道,这样可能会好一些,你能否根据近几年发生的突发事件给我们分析一下中国媒体的作用进行抱怨与不抱怨?

于建嵘:对于媒体我有比较深刻的感受。我认为现在的媒体实际上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开放。现在的感觉开放了,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的开放。网络开放是由于有现代科技本身的特点,不是领导人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它是没有办法的问题。我经常写时评。前不久我写了一个评论,评价深圳市长的问题,我投给了南方的一个媒体,因为它开了我的专栏,后来他给我回了一封信,一般我们投稿过去,他会给我们回信,他说对不起,这篇稿讲的问题很敏感,被主编和谐掉了。我给他回了一封信说:自宫比强奸更可怕。我投给了上海的东方早报,当天就登出来了。为什么上海的东方早报可以刊登出来,而我们南方那么大的报纸不敢刊登呢?因为他们要自我审查。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一般给人家写稿子说不用不用为难,你告诉我一下就行了。但是我的稿子一般没有被枪毙的,因为我写的时候会注意哪些地方和谐。我感觉,我们今天的媒体远没有早几年开放,为什么现在许多问题通过网络可以表现出来,我的结论依然是它没有办法,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在研究怎么控制网络媒体的信息传递吗?我最近一直在提倡研究一个课题,就是现代科技对社会运动的影响。比如,自从有了复印机,中国的农民和地方政府生态发生了变化。农民突然有一天把中共中央的某个文件复印之后贴在那儿,问你们为什么不按中央文件办?一般地方政府都会很惊讶,也很被动。假如没有复印机,中国的农民敢不敢说这句话,不敢的。我调查信访这么多年,信访农民保留最多的就是复印的文件。所以现代科技实际上已经在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不是由于愿意改变而是被迫的改变,这是我的结论。谢谢。

Saturday, June 19, 2010

世界上最荒凉的动物园——苏童

灰场动物园离我家大约有三公里路程,我开始去那儿临摹动物时它作为一个动物园已经是徒有虚名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动物园给人以一片荒凉的印象,几棵半枯的老树下陈列的不是动物,而是空空荡荡的兽笼,几乎所有的兽笼都己锈蚀或残破,动物园剩下的居民只有一群锦鸡、一头麋鹿和两只猴子,如此而已。


  我早已过了迷恋动物园的年龄,我跑到这个被人遗忘的动物园来只是因为我在学习绘画。我的绘画老师以擅画动物在本地享有盛名,是他建议我来这个地方画动物写生的,他说,千万别去市动物园,那儿太吵太乱了,灰场动物园没什么动物,但那儿有猴子,你可以安安静静地画上一天,没有人会妨碍你的。

  我在那儿画画的时候周围确实很安静,除了风吹树叶和锦鸡的啁啾之声外,一切都似乎在午睡之中,只有猴房里的那两只猴子生气勃勃,它们在攀援和奔跑中始终朝我观望着。两只幸存的猴子,一老一小,小猴子有时会突然跳到老猴子背上,每逢这时老猴子就伸出长臂在小猴子肮脏的皮毛上搔几下,我猜它们是一对父子。值得一说的是那只老棕猴的眼睛,其中一只眼睛是瞎的,这么一只独眼猴使我的写生遇到了难题,我不知道怎么画那只瞎了的猴眼,犹豫了很久,我还是把那只猴眼的位置空在纸上了。

  离开猴房后我又在园里转悠了一圈,经过废弃的猴笼时我看见一个穿蓝色工装的老头在笼子里睡觉,他坐在一只大缸上,手里抓着一根粗壮的水管,水管里还在哗哗地淌水,但他却睡着了。我猜他是这里唯一的饲养员了。大概是我的脚步声惊醒了他,饲养员突然站起来,冲着我大喊一声,门票,买门票!

  我猜饲养员有六十多岁了,他的苍老的脸上有一种天生的怒气,我看见他拖拉着水管从狮笼里跑出来,一只乌黑粗糙的手掌朝我伸过来,在我紧张地掏挖口袋时我听见他在翻弄我的画夹,画猴子?饲养员的鼻息带着一股酒昧喷在我的脸上,他的声音仍然是怒气冲冲的,画猴子也要买门票,一毛钱,买门票!

  我递给他一毛钱时忍不往抗议了一句,这种动物园也配收门票?我是故意跟这个讨厌的老头顶嘴的,但我发现他将钱塞进口袋时脸上已经是一种歉疚的表情,他眨巴着浑浊的眼睛看着我,过了一会儿他甩下我又走进了狮笼,我看见他抓着水管朝狮笼的地面喷水,一边喷水一边嘀咕:你们生气我就不生气吗?这些动物没人稀罕,可它们不死你就得养着,不死就得给它们进食,给它们出粪,都是我一个人干。现在没人管这园子了,就我一个人管,我都是脖子入土的人了,我有心脏病,关节炎,下雨天浑身疼得要冒烟,可我还得伺候它们,伺候它们吃喝拉撒呀!

  我没有耐心听饲养员的牢骚,那时候天已黄昏,附近灰场工业区的厂房烟囱已是一片胭脂红,我离开动物园,骑着自行车与工业区下班的工人一起向市区而行,途经肥皂厂时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蹬着自行车从斜坡上冲下来,与我们逆向而行。那个人戴眼镜,肩上搭着一条黑围巾,我认出他是我们学校的生物教师,我没有叫他,我不知道他到灰场这一带干什么。

  我的绘画老师批评了我的动物写生,他认为我画的两只猴子死板僵硬,这哪儿像活蹦乱跳的猴子?像两个猴子标本嘛!绘画老师批评我总是毫不留情的,他指着我画的那只老猴子问我,怎么就画了一只眼睛?还有一只眼睛呢?我说,还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我画不出来。绘画老师浓眉扬了起来,你说那是只独眼猴子?他拍着大腿道,那不是最好的写生素材吗?你一定要画出那另一只眼睛,你总是抓不住动物的神韵,再去画那只独眼猴子,把另一只眼睛也画出来,画好了它猴子的神韵也许一下就出来啦。

  大概是我愚笨的原因,我始终不知老师嘴里的神韵为何物。但我还是决心去捕捉猴子的神韵,于是在一个星期以后我又去了三公里以外的灰场动物园。

  就在那天我与学校的生物教师不期而遇。我在猴房前静静观察那两只猴子,突然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生物教师笑盈盈地朝我走过来,他说,没想到你在这儿画画,我在这儿还是第一次碰到熟人呢。我问他来这儿干什么,他有点神秘地笑了,说,来看动物,你知道我对动物最感兴趣。我说看动物应该去市动物园,那儿才是真正看动物的地方。生物教师摇了摇头,手指着饲养员的红砖小屋说,我跟老张是老熟人了,我常上这儿来,跟他谈点事情。



  我猜不出生物教师与饲养员会谈什么事情,也不宜多问。但生物教师对这个动物园无疑是非常熟的,我在画猴子的时候听见他在旁边向我介绍有关动物园的许多内幕。

  生物教师说,以前猴房里有过三十只猴子,现在都迁到新动物园去了剩下的这两只猴子当时生了肺炎,留在这儿了,那边的鹿也是这么回事,留下了就没人要了。



  生物教师说,你看见那老猴子的瞎眼了吧?那是五年前给一个醉鬼用铁条捅的,他一只手拿香焦,另一只手藏在背后拿着那根铁条。世上总有这种人,他们不爱动物,不爱也没什么,可他们对动物竟然如此残暴。

  生物教师还说,我爱动物,我爱一切动物,即使是那只瞎了一只眼睛的独眼猴,当然独眼总是个遗憾,假如它在我手里,我会让它变得漂亮一些完美一些。

  我与生物教师的谈话无法深入,坦率地说我觉得生物教师有点古怪,一个画猴子的人与一个爱猴子的人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或许是生物教师先意识到了这一点,渐渐地他谈兴大减,他凑近我的画夹看了看纸上的猴子,说,眼睛,眼睛画得不好,一只瞎眼也可以画出生命来的。

  生物教师的批评也同样让我很困惑,我不知道怎么在一只瞎了的猴眼里画出生命,我想画动物尤其是画猴子真是太难了。在我面对那只背负小猴的老猴时,脑子里一片空茫,那只老猴与小猴嘻戏之余朝我频频回头张望,我突然想起那个醉鬼和他手里的铁条,我似乎看见老猴失去眼睛的真实瞬间,一种强烈的刺痛感突然传遍我的全身,我觉得我已经捕捉到了绘画老师所说的神韵,它的神韵就是痛苦。

  大约是在半个小时以后,我听见饲养锦鸡的地方传来锦鸡们嘈杂的叫声,回头一看我便终于明白了生物教师到这里来的目的,我看见饲养员领着生物教师走进栅栏门,饲养员以异常年轻敏捷的动作抓住了一只狂奔的锦鸡,那是一只羽毛绚烂如虹的锦鸡,它在饲养员的手中徒劳地扑扇着翅膀,最后被投进一只蓝布口袋中,我看见生物教师张开那只口袋,然后抓起口袋的两角打了一个死结。

  我与生物教师本来仅仅是点头之交,自从有了灰场动物园的那次邂逅,我们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亲密了许多。我在教工食堂里遇见他,忍不住提出我的疑问,那个老头怎么肯把锦鸡送给你?生物教师一边嚼咽着包子一边对我神秘地微笑着,他说,不是送的,是我买的。我还是不相信,我说他怎么能把动物园的动物卖给你呢?生物教师朝四周环顾了一番,他脸上的微笑更显神秘了,我跟他很熟悉嘛,他突然凑近我对我耳语道,他欠我的情,他孙子的入学问题是我给他解决的。

  生物教师热情地邀请我去参观他的标本展览室,我就跟着他去了位于校办厂区域内的那间小屋,一进去我首先就看见了那只美丽的锦鸡。

  它被固定在一根树桩上,很明显它已经被开膛破肚,完成了防腐处理,我看见锦鸡的姿态栩栩如生,但它的羽毛上还沾着血与药液的痕迹。

  其实我的鸟类标本不少了。生物教师把锦鸡标本移到猫头鹰和鸵鸟之间的位置,他淡淡地说,我现在最想做的是灵长类动物标本。

  我并没有在意生物教师的话,应该说我很不适应那间小屋的气氛,我觉得许多鸟许多猫还有许多我未见过的动物一齐瞪大眼睛盯着我,由于它们的静态和屋里的光线,每个动物看上去都异常安详舒适,但是我闻到空气中有一股难以描述的酸腥味,它使我难以坚持看完小屋里陈列的每一种标本。当我找了个理由匆匆退出小屋时,生物教师仍然深情地望着他的标本,我听见他在里面喃喃自语的声音:真奇怪,他们为什么不爱动物呢?

  我猜生物教师肯定后悔对我的邀请了,而我自己也后悔去了小屋。因为从那儿出来以后的整个下午,我一直心情抑郁,眼前不时闪现出锦鸡湿漉漉的沾满血迹与药液的羽毛。我怜惜那只锦鸡,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对动物投入了感情。

  生活中许多事情是触类旁通的,在我后来的绘画习作中我试着把对锦鸡的怜惜带入笔下,结果我的绘画老师认为我的动物写生有了长足的进步,你现在抓到了猴子的神韵。他指着我画的那只老猴子说,你画出了那只瞎眼,这只猴子身上的神韵就在眼睛里,现在你该明白了吧?

  我第二次在灰场动物园遇见生物教师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发现猴房里的棕猴父子在雨天里表现出一种惊人的亲情。小猴子被老猴子掖在怀里躲雨,当浑身湿透的老猴子手抬前额观望天空中的雨丝时,我忽然觉得它唯一的眼睛里充满了某种忧患,我怀着激情画下了它抬头观雨的神态,也就在这时,我听见从饲养员的屋子里传来两个男人争吵的声音,争吵声忽高忽低的,我听不清具体内容,但我听出另外一个人就是我们学校的生物教师。

  等我走近那个窗口时他们的争吵声戛然而止,他们似乎提防着我,我看见饲养员扭过身子,用后背对着我,而生物教师对我露出他特有的温和天真的微笑,你也来了?他说,我正跟老张谈事情呢,他今天心情不好,谈起事情来跟吵架似的。其实他是一个大好人。

  我很想知道他们正在谈的事情,但我在那儿站着对他们是个妨碍,我只得知趣地离开,返回到猴房那儿继续我的写生。雨这时候下大了,猴房顶部苫盖的一块塑料布突然被风吹落,转瞬之间猴子们失去了唯一一块干爽的空间,我发现那只独眼棕猴变得异常焦躁起来,它抛下小棕猴在铁丝网上疯狂地跳跃奔跑着,不时发出几声悠长的啼啸,我当时对猴子的命运一无所知,因此我把它的反常归咎于雨和天气的变化,我还在雨地里自作聪明地总结了人与动物的一个共同点:他们或它们对天气之变都是很敏感的。

  那场越下越大的雨中断了我的写生计划,我原先想到饲养员的小屋里去躲一会儿雨的,但是我想到那样会给他们带来种种不便,干脆就钻到了鹿房低矮的木板房顶下面,正如我那点可怜的动物学常识所知道的,鹿是温驯善良的动物,在我栖身鹿房的一个小时里,那只孤单的麋鹿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我,它吃它的草,我躲我的雨,我与麋鹿井水不犯河水地共度了一个小时,一直到密集的雨线渐渐又松散开来,渐渐地雨完全停了。

  雨一停我就想离开了,我带来的纸都被雨弄湿,无法再画下去。我站起来摸了摸麋鹿美丽的脖颈,与它道别。雨后的灰场动物园更显冷清荒凉,除了残余在枯树上的雨水滴落在地的声音,周围一片死寂,我走过饲养员的屋子时敲了敲他的窗子,我想假如生物教师还在那里也许愿意跟我同路回去,但屋子里没有人,透过窗玻璃我看见的只是桌子上的一堆东西,两盒前门牌香烟、一包糕点和两瓶白酒。

  我已经推起了自行车,就是在这时候我听见从猴房那里传来一种奇怪的类似婴儿的啼哭声,最初我不知道那是猴子的哭声,我只是觉得那种声音异常凄厉异常碜人,于是我骑上车朝猴房那儿驶去。你也许已经猜到了,我再次看见的猴房里只剩下那只小棕猴了,仅仅是隔了一个小时,仅仅是隔了一场雨,那只瞎了右眼的老棕猴不见了,我看见那只小棕猴用双臂抓住铁网迎向我,它像一个人类的婴儿一样向我哭泣,我清晰地看见它粉红的脸上满是泪水,不是雨水,是泪水,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看见猴子的泪水,像人的眼泪一样,也是晶莹透明的。

  直到此时我终于明白了在刚才的大雨中发生的事情,也终于知道生物教师今天与饲养员谈的事不是关于锦鸡,而是那只可怜的老棕猴。我一时愣怔在那儿,我内心充满了酸楚与疼痛的感觉,但我不知道该对那只小棕猴做些什么,我在口袋里找到一颗潮湿了的咸花生仁,隔着铁网喂给小棕猴,但它刚咽下去就吐出来了,我一直以为它在颤栗,这时才懂得那种颤栗就是猴子的哭泣。

  几行杂乱的脚印留在雨后的泥地上,一直从猴房通往废弃的狮笼那里,追寻着这些脚印,我在狮笼里找到了饲养员,饲养员像上次那样,正在用水管冲洗地面,尽管水管里冲出来的水很急很大,我还是看见了狮笼地面上星星点点的血污,还有饲养员长筒胶靴上沾着的一片棕色的我又不是杀人犯!

  我指了指积满水的狮笼,结结巴巴地问,你们就在这儿,就在这儿,杀?

  饲养员说,这儿能避开小猴子,不能让它看见,你们不懂,猴子也通人性的。



  我看了看树林那边的猴房,确实有树枝和房子遮挡了视线。我仍然不知道该怎样向饲养员表达我的感受,我只是向他提出了一个愚蠢的问题:杀它容易吗?

  人杀什么不容易?饲养员嘿地一笑,他轻蔑地瞟了我一眼,继续朝地上冲水,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想起什么,对我说,我跟许老师交情很深呐,他帮过我大忙,我也只好答应他,人又不是动物,做人就要讲良心嘛。

  我说不出什么来,唯一想做的就是立即离开这个动物园。我骑着车一口气骑到了肥皂厂门口,那儿有许多工人在厂门口出出进进的,我的惊悸的心情终于放松了,在那里我打开了被雨淋湿的画夹,那只独眼棕猴最后抬头观雨的神态被我画在了纸上,我想起了我的绘画老师关于神韵的说法,我想猴子的神韵在于它的泪水,大概就是它的泪水吧。

  我曾经偷偷地跑到生物教师的标本室外面看望那只棕猴,说起来我大可不必这样掩人耳目,只要你对动物具有一定的兴趣,生物教师总是乐于为你打开标本室的门。但我似乎害怕与那只棕猴直面相对,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午后爬到了那间小屋的窗台上。

  我看见一只棕猴盘腿坐在一张课桌上,让我惊讶的是它现在不仅洁净而安详,作为某种特征的残眼竟然金蝉脱壳,受成了一只明亮的无可挑剔的眼睛,那只我所熟悉的独眼棕猴,现在它有了一双完美的眼睛!不知道生物教师是怎么做出猴子的眼睛的,我只能感叹他对猴子的爱比任何人深厚一百倍,那样的爱往往是能创造奇迹的。

  说到我所热爱的绘画,我的绘画注定是不成器的。我的老师是个著的专画动物的大师,他总是要求学生去捕捉动物的神韵,但我认为动物们的神韵在于它的泪水,我努力了多年,还是画不出那种泪水,最后干脆就不去画了。那个位于工业区的灰场动物园,后来我再也没去过,去也无妨,我猜那大概是世上最荒凉的动物园了。

Saturday, June 12, 2010

中国现状分析报告(来自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

美国兰德公司是一家著名的非盈利的研究机构(这家公司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准确的得出结论,中国将出兵朝鲜),为美国官方提供“客观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最近,他们公布了一份对中国现状分析报告,即有肯定,也有严厉批评,值得国人反省。本文观点来自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

如果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富裕和统一的国家,我们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第二次欧洲大战。中国能够阻止日本侵略或者打败日本。美国在这些冲突上的花费从根本意义上会减少很多,因为珍珠港事件不会发生。我们和整个世界,更不用说10亿中国人,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中国的弱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界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

中国的需求对日本走出衰退起到了促进作用。日本状况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风险。关于这一点,怎么说都不夸张。日本巨额的债务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逐渐波及到全世界。在中国有力的帮助下,危险似乎已经过去。中国全球化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影响。最明显的是,中国成为美国商品最大的市场。

可口可乐早就完成了那个看上去像是神话的目标:卖10亿瓶可口可乐;曾经嘲笑中国梦的通用在中国卖了很多的别克汽车,在困难时期,中国带来的利润占通用利润的很大一部分;中国联想购买IBM个人电脑业务,挽救了这个垂死部门的工作岗位。中国提供更低价的生活必需品给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对我们不是那么富裕的居民而言。有迹象表明由于能够购买中国低价的出口货物,低收入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5%到10%。

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合理意味著中国建造了垂死企业,导致巨大的生产力过剩。近些年来,中国财政政策上的反复无常导致过度建造,对铁、铝、水泥和其他原材料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日本人和现在的中国人看上去似乎会买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但是当你看到他们的财政状况的潜在问题时,你会发现一个黑洞。日本人在90年代陷入了这样一个黑洞,至今还在努力地爬出来。中国人很多年后仍将会为目前这种无节制的狂热的购买行为感到心痛。

目前,中国面临著巨大的挑战。中国的银行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糟糕的银行。中国每一代,都有相当于美国规模的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每年,都有1200-1300万新工人加入就业大军。在制造业,生产力对就业的影响比我们国家要严重得多。到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工作人口与不工作人口的比率成为世界上最糟糕的,比日本更甚。如果没有特效的新政策的话,中国的经济在那个时期就会狠狠地撞墙。到2020年,以我们的标准来看,它会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

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法制社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守法行为格格不入。中国人老想走捷径。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成就来自于与努力工作和牺牲。中国人倾向于索取而不给予。他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的真蒂不在于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给予社会和你的人类同胞多少。

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址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满足。"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这个应受谴责的习性使得中国人生来就具有无情和自私的特点,它已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

中国人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想不劳而获。很少有中国人明白一个事实,就是威望和成就是通过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牺牲实现的,不付出就没有所得。简单来说,如果是为了谋生,那一个人只有去索取;但如果是为了生活,一个人必须要去奉献。

由于在贫穷的环境下生长并且缺少应有的教育,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着装笨拙粗鄙却不感到害羞。他们在青少年时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说谎并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是去与别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

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但无限制生育政策所带来恶果使得中国成为了无限廉价劳动力的输出国。这些输出也包括那些受过教育的劳力输出,除了他们的教育水平,实则和其他一般苦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大规模生产的便宜产品降低了输入这些产品的地区的商业信用度。由于技术落后,管理失败,中国制造的单位能耗要比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高出很多。因此,随着出口额的增加,中国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丧失着宝贵的资源。同时,这种行为也严重地污染了环境,使中国变为全世界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

目前中国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邪恶的折磨,即环境的破坏与人性的丧失。由于中国人天生的贪婪的本性,它们可以毫无保留的接受资本主义的阴暗面即无止境的追求利润,忽视人的尊严。中国人对西方的技术与产品狂热地追求,却对西方管理文化所强调的坦率、直接、诚实这些品质漠不关心。

由于中国文化不鼓励敢于冒险这种优良品质,所以中国人极力避免冒险,他们也不想寻求机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中国人对于生活的平衡性和意义性并不感兴趣,相反他们更执迷于对物质的索取,这点上要远远胜于西方人。大多数中国人发现他们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能达到一个生命(补:即肉体和灵性的并存)存在的更高层次。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

在中国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

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人才,但却很少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品性。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

大多数中国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事实上他们首先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和逐步衰弱,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十字路口,像迷失的狗一样不知何去何从。

Thursday, June 10, 2010

Don’t work. Avoid telling the truth. Be hated. Love someone.

Written by Adrian Tan, author of The Teenage Textbook (1988), was the guest-of-honour at a recent NTU convocation ceremony.

This was his speech to the graduating class of 2008.
-----
I must say thank you to the faculty and staff of the Wee Kim We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for inviting me to give your convocation address. It’s a wonderful honour and a privilege for me to speak here for ten minutes without fear of contradiction, defamation or retaliation. I say this as a Singaporean and more so as a husband.

My wife is a wonderful person and perfect in every way except one. She is the editor of a magazine. She corrects people for a living. She has honed her expert skills over a quarter of a century, mostly by practising at home during conversations between her and me.

On the other hand, I am a litigator. Essentially, I spend my day telling people how wrong they are. I make my living being disagreeable.

Nevertheless, there is perfect harmony in our matrimonial home. That is because when an editor and a litigator have an argument, the one who triumphs is always the wife.

And so I want to start by giving one piece of advice to the men: when you’ve already won her heart, you don’t need to win every argument.

Marriage is considered one milestone of life. Some of you may already be married. Some of you may never be married. Some of you will be married. Some of you will enjoy the experience so much, you will be married many, many times. Good for you.

The next big milestone in your life is today: your graduation. The end of education. You’re done learning.
You’ve probably been told the big lie that “Learning is a lifelong process” and that therefore you will continue studying and taking masters’ degrees and doctorates and professorships and so on. You know the sort of people who tell you that? Teachers. Don’t you think there is some measure of conflict of interest? They are in the business of learning, after all. Where would they be without you? They need you to be repeat customers.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y’re wrong.

The bad news is that you don’t need further education because your entire life is over. It is gone. That may come as a shock to some of you. You’re in your teens or early twenties. People may tell you that you will live to be 70, 80, 90 years old. That is your life expectancy.

I love that term: life expectancy. We all understand the term to mean the average life span of a group of people. But I’m here to talk about a bigger idea, which is what you expect from your life.

You may be very happy to know that Singapore is currently ranked as the country with the third highest life expectancy. We are behind Andorra and Japan, and tied with San Marino. It seems quite clear why people in those countries, and ours, live so long. We share one thing in common: our football teams are all hopeless. There’s very little danger of any of our citizens having their pulses raised by watching us play in the World Cup. Spectators are more likely to be lulled into a gentle and restful nap.

Singaporeans have a life expectancy of 81.8 years. Singapore men live to an average of 79.21 years, while Singapore women live more than five years longer, probably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additional time they need to spend in the bathroom.

So here you are, in your twenties, thinking that you’ll have another 40 years to go. Four decades in which to live long and prosper.

Bad news. Read the papers. There are people dropping dead when they’re 50, 40, 30 years old. Or quite possibly just after finishing their convocation. They would be very disappointed that they didn’t meet their life expectancy.

I’m here to tell you this. Forget about your life expectancy.

After all, it’s calculated based on an average. And you never, ever want to expect being average.

Revisit those expectations. You might be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falling in love, marrying, raising a family. You are told that, as graduates, you should expect to find a job paying so much, where your hours are so much, where your responsibilities are so much.

That is what is expected of you. And if you live up to it, it will be an awful waste.

If you expect that, you will be limiting yourself. You will be living your life according to boundaries set by average people. I have nothing against average people. But no one should aspire to be them. And you don’t need years of education by the best minds in Singapore to prepare you to be average.

What you should prepare for is mess. Life’s a mess. You are not entitled to expect anything from it. Life is not fair. Everything does not balance out in the end. Life happens, and you have no control over it. Good and bad things happen to you day by day, hour by hour, moment by moment. Your degree is a poor armour against fate.

Don’t expect anything. Erase all life expectancies. Just live. Your life is over as of today. At this point in time, you have grown as tall as you will ever be, you are physically the fittest you will ever be in your entire life and you are probably looking the best that you will ever look. This is as good as it gets. It is all downhill from here. Or up. No one knows.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you? It is good that your life is over.

Since your life is over, you are free. Let me tell you the many wonderful things that you can do when you are free.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is: do not work.

Work is anything that you are compelled to do. By its very nature, it is undesirable.

Work kills. The Japanese have a term “Karoshi”, which means death from overwork. That’s the most dramatic form of how work can kill. But it can also kill you in more subtle ways. If you work, then day by day, bit by bit, your soul is chipped away, disintegrating until there’s nothing left. A rock has been ground into sand and dust.

There’s a common misconception that work is necessary. You will meet people working at miserable jobs. They tell you they are “making a living”. No, they’re not. They’re dying, frittering away their fast-extinguishing lives doing things which are, at best, meaningless and, at worst, harmful.

People will tell you that work ennobles you, that work lends you a certain dignity. Work makes you free. The slogan “Arbeit macht frei” was placed at the entrances to a number of Nazi concentration camps. Utter nonsense.

Do not waste the vast majority of your life doing something you hate so that you can spend the small remainder sliver of your life in modest comfort. You may never reach that end anyway.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get a job. Instead, play. Find something you enjoy doing. Do it. Over and over again. You will become good at it for two reasons: you like it, and you do it often. Soon, that will have value in itself.

I like arguing, and I love language. So, I became a litigator. I enjoy it and I would do it for free. If I didn’t do that, I would’ve been in some other type of work that still involved writing fiction – probably a sports journalist.

So what should you do? You will find your own niche. I don’t imagine you will need to look very hard. By this time in your life, you will have a very good idea of what you will want to do. In fact, I’ll go further and say the ideal situation would be tha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stop yourself pursuing your passions. By this time you should know what your obsessions are. If you enjoy showing off your knowledge and feeling superior, you might become a teacher.
Find that pursuit that will energise you, consume you, become an obsession. Each day, you must rise with a restless enthusiasm. If you don’t, you are working.
Most of you will end up in activities which involve communication. To those of you I have a second message: be wary of the truth. I’m not asking you to speak it, or write it, for there are times when it is dangerous or impossible to do those things. The truth has a great capacity to offend and injure, and you will find that the closer you are to someone, the more care you must take to disguise or even conceal the truth. Often, there is great virtue in being evasive, or equivocating. There is also great skill. Any child can blurt out the truth, without thought to the consequences. It takes great maturity to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silence.
In order to be wary of the truth, you must first know it. That requires great frankness to yourself. Never fool the person in the mirror.

I have told you that your life is over, that you should not work, and that you should avoid telling the truth. I now say this to you: be hated.

It’s not as easy as it sounds. Do you know anyone who hates you? Yet every great figure who has contributed to the human race has been hated, not just by one person, but often by a great many. That hatred is so strong it has caused those great figures to be shunned, abused, murdered and in one famous instance, nailed to a cross.

One does not have to be evil to be hated. In fact, it’s often the case that one is hated precisely because one is trying to do right by one’s own convictions. It is far too easy to be liked, one merely has to be accommodating and hold no strong convictions. Then one will gravitate towards the centre and settle into the average. That cannot be your role. There are a great many bad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if you are not offending them, you must be bad yourself. Popularity is a sure sign that you are doing something wrong.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 is this: fall in love.

I didn’t say “be loved”. That requires too much compromise. If one changes one’s looks, personality and values, one can be loved by anyone.
Rather, I exhort you to love another human being. It may seem odd for me to tell you this. You may expect it to happen naturally, without deliberation. That is false. Modern society is anti-love. We’ve taken a microscope to everyone to bring out their flaws and shortcomings. It far easier to find a reason not to love someone, than otherwise. Rejection requires only one reason. Love requires complete acceptance. It is hard work – the only kind of work that I find palatable.

Loving someone has great benefits. There is admiration, learning, attraction and something which, for the want of a better word, we call happiness. In loving someone, we become inspired to better ourselves in every way. We learn the truth worthlessness of material things. We celebrate being human. Loving is good for the soul.

Loving someone is therefore very important, and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Despite popular culture, love doesn’t happen by chance, at first sight, across a crowded dance floor. It grows slowly, sinking roots first before branching and blossoming. It is not a silly weed, but a mighty tree that weathers every storm.

You will find, that when you have someone to love, that the face is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brain, and the body is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heart.

You will also find that it is no great tragedy if your love is not reciprocated. You are not doing it to be loved back. Its value is to inspire you.

Finally, you will find that there is no half-measure when it comes to loving someone. You either don’t, or you do with every cell in your body, completely and utterly, without reservation or apology. It consumes you, and you are reborn, all the better for it.